第六章 七星二隱(1 / 2)

不知道人遙指著北天之上道:“你可看見了那七顆又大又亮的天星?”

蘇璟飛順著望去,心中一一默數後,點頭道:“嗯,看見了。”

“那便是天鬥七魁星陣,由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聚成,數千年前,七門始祖笈胤仙人便是請下七星星蘊之力,於落界山鍛出七大不世仙器,化去人界一場滅頂浩劫,爾後更是請下封仙印,羽化登仙而去。”

不知道人頓了頓,然後繼續眉飛色舞道:“而七星星蘊之力又蘊含天道之法,與後世七大仙門修煉之法有著莫大的關聯,七大天星分別對應人身體內的七大命格:神庭、承光、承靈、天衝、天鼎、璿璣、神封,是以就有星盤既命盤之說,隻不過笈胤仙人之後,再無一人能夠明()慧七分命格,得以同時命連七大仙器。”

這段遠古往事,不知道人僅是寥寥幾語,便讓蘇璟飛心中掀起壯闊波瀾,不禁想起祖師祠堂之中高懸的那張笈胤仙人的畫像,畫像之中,笈胤仙人眉宇清朗,風采卓絕,每每想起,都令蘇璟飛神往不已,於是傻傻的問道:“師尊,那是不是隻要誰有七分命格,或者能夠同時命連七大仙器,便可登天化仙?”

見蘇璟飛興致盎然的樣子,不知道人竟是不無得意之色,卻是道:“哪有這麼容易,先且不說當年笈胤仙人敕令不允仙器再聚,也不論後世七門,經過這千載歲月,已有嫌隙之隔,即便你真做到了這些,還須渡過九九天劫,才可以羽化成仙。”

“若是渡不過那九九天劫又會如何?”

不知道人冷笑一聲,凝聲道:“渡不過便是灰飛煙滅,或被困在三界之間,墮入魔道,不得輪回。”

蘇璟飛悚然而驚,不禁是倒吸一口涼氣,隻覺這般下場著實駭人,不敢也不願多想。

“師尊,那笈胤仙祖為何要將仙器散於七門,且不允再次重聚呢?”

不知道人望著熠熠星河,思索著:“雖無可考,不過,為師認為,世間一切惡果皆由人欲所起,而笈胤仙祖雖入仙界,可仍心係眾生,是以才留下七大仙器,鎮攝冥邪,為天下正氣之源,卻又不願後人為之爭奪殺戮,枉害了蒼生,故才有此一禁製的吧。”

這般洪量胸襟,也是陡然令蘇璟飛對笈胤仙人肅然起敬,佩服不已。

說完,不知道人看了看滿臉疲憊的蘇璟飛,道:“時候不早了,你歇著去吧,不然明日哪還有氣力做煉體功課?”

“那師尊你呢?不如也早些去歇息吧。”

不知道人回過頭,拿起酒葫蘆,悠然道:“誒!難得月色怡人,不若鬥酒千盅,臥榻雲海間,豈不逍遙快意?”

蘇璟飛聽後,啞然一笑,隻覺大師兄說得一點不錯,師尊確是喜好這山野自在,雖仍有些不放心不知道人會酒醉露宿而眠,可遲疑了片刻之後,還是妥協,遂是起身告退,轉身離去。

回到竹廬後,蘇璟飛卻是怎麼也睡不著,滿腦子都是師尊方才與他講的那些典故,竟是越想越好奇,越好奇就越是興奮,全然沒有了睡意,幾經輾轉反側後,幹脆翻身而起,盤坐在床榻之上,修煉起《太虛經訣》來。

“虛無所虛,寂無所寂,虛極靜篤,則神氣渾融,心性定然···”

蘇璟飛依經訣疏引,摒棄雜念,清澈靈台,舒竅納氣,不多會,忽覺身子一暖,便有縷縷氣意遊走於脈絡之中,蘇璟飛頓是暗喜,再一會,竟可以心目視之,隻見縷縷靈氣泛著微微青芒,念意之下,正兀自緩動,蘇璟飛大呼奇妙,這便是所謂的五芽之氣,七曜之光了?

自然是沒這麼簡單,不過蘇璟飛興奮之下,也不去多想,趕緊繼續依經訣而作,內運天經,行氣周天,周而複始。

果不然,氣隨念動,念到則氣到,念止則氣止。

屢試不爽之後,蘇璟飛忽想起大師兄傳授經訣之時所說:“得道成願,固然是好,可此途艱深困苦,多少人究其一生,耗盡心力,饒是如此,亦是停滯不進,甚至是進不得道門,是以成與不成,俱是命中定數,不必強求。”

方誠心知蘇璟飛命格晦暗,一番說辭本意是擔心蘇璟飛修煉不成,就此消糜不振,故才勸解開釋,希望他能有所準備,可蘇璟飛見得《太虛經訣》,心下激動難耐,哪裏還有心思去領會方誠的話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