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庭成員和親戚的出身以及財產狀況都要詳細調查。這種不

斷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議論成了每次家庭和社交談話的主要話題,這在我們

當時看來是極其可笑和故作高雅,因為所有猶太家族之間出現的差別,歸根

結蒂也隻不過是近五十年或一百年的事,猶太家族都是在那個時候先後從同

一個猶太社區遷徙而來。隻是到了很久以後我才明白,那種“上流”家庭的

觀念—在我們男孩子們看來完全是假貴族的一種裝模作樣—表現了猶太

人最內在和最令人不解的意向之一。一般人都認為發財致富是猶太人的最終

和典型的生活目的。然而沒有比這種看法更錯誤的了。發財致富對猶太人來

說隻是一個過渡階段,是達到真正目的的一種手段,而根本不是他的內在目

標。一個猶太人的真正願望,他的潛在理想,是提高自己的精神文明,使自

己進入到更高的文化層次。這種把精神視為高於純粹物質利益之上的意願,

早在集中反映了整個猶太民族的弱點和優點的東方正統的猶太人中間,就

① 指羅思柴爾德家族。

----------------------- 頁麵14-----------------------

已表現得一目了然:一個虔誠者,一個研究聖經的學者的身分,在全體猶太

居民中間要比一個富翁高一千倍,就連最有錢的富豪也寧願把自己的女兒嫁

給一個窮得象乞丐似的知識者為妻,而不願嫁給一個商人。這種對知識者的

敬重,在猶太人的各階層中都是一致的。縱然是扛著背包、冒著日曬雨淋沿

街叫賣的最窮的小販,也都願意作出最大的犧牲,想方設法至少要讓自己的

一個兒子念上大學。倘若在自己的家庭成員中有一個人明顯地成了稱得上有

知識的人,如當了教授、學者、音樂家,那麼就會把這種榮譽頭銜看作是屬

於全家的,仿佛他通過自己的成就會使全家人都變得高貴似的。在猶太人的

內心,都不知不覺地在竭力避免成為一個道德上不可靠、令人討厭、小裏小

氣、把一切視為交易、隻講做買賣的無知無識的人,而是努力爭取躋身於較

為純潔、不計較金錢的知識者的行列,說得直率一點,仿佛他要把自己和整

個猶太民族從金錢的不幸中拯救出來似的。因此,在一個猶太家族中往往是

經過兩代人或至多三代人以後,追求財富的勁頭便告衰竭,而且恰恰是在家

族的極盛時期遇到了一些不願接受自己父輩的銀行、工廠、規模巨大和生意

興隆的商號的子孫。例如,有一個羅思柴爾德勳爵成了鳥類學家,有一個華

② ③ ④

伯 成了藝術史家,有一個卡西雷爾成了哲學家,有一個塞鬆成了詩人,這

些都不是偶然現象;他們都被一個無意識的相同欲皇所驅使,即:要使自己

擺脫那種隻知冷酷地賺錢的猶太人小天地。也許這也正表現了他們那種隱藏

的渴望:通過進入知識階層,從而使自己擺脫那種純粹猶太人的氣質而獲得

普遍的人性。也就是說,一個“名門”世家的涵義並不僅僅是指這種稱呼所

表示的社會地位,“名門”世家是指一個猶太家族通過它對另一種文化和盡

可能是一種兼容一切的文化的適應,使自己擺脫了或者開始擺脫猶太社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