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隻狐狸經過葡萄架下,看見如翡翠瑪瑙般的葡萄懸掛在上麵,頓時溢滿了口水。它便拚命地踮起腳尖,想摘下一串葡萄解渴,卻怎麼也夠不著。它搬來一塊石頭踩上去,還是夠不著……狐狸想盡所有辦法,就是吃不到葡萄。它無可奈何地轉身離去,又有些不甘心,於是忍不住回過頭來,自我安慰道:“這葡萄沒有熟,一定是酸的。”

這則寓言對大家來說一定再熟悉不過了,它的名字就是《狐狸和葡萄》。它來自文學史上著名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之所以流傳至今,最大的生命力在於它的雅俗共賞,它可以讓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從一則則生動、閃光的寓言中找到處理問題的答案,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智慧。

《伊索寓言》中的諸多篇章詼諧有趣,且於詼諧之中揭示人間的真善美、假惡醜。其中性格迥異的故事主角、風格多變的故事情節,總能吸引孩子的目光。農夫的善良、烏龜的毅力,還有小山羊躲避惡狼的機智,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伴隨他們快樂成長,最後開出美麗的智慧之花——這是孩子們一生的寶貴財富。

生活如同一則寓言,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不同的人生寓意。雖然我們不能預言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閱讀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從中領略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寓意。在當代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寓言如同一種別致的快餐,它古老又新鮮,你隨時翻閱,都可以領略到一個悠久而完整的世界。

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