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通過創作衝動的滿足。從美學性質上來考察,是表現的欲望產生了創作的衝動,因此這一方麵與上一方麵互為因果、密切相關。但從美學層次上來分析,一個是因,一個是果,二者不能混為一談。所以這裏也將創作衝動的滿足,作為一個獨立的方麵來對待。而且,在實際的情況中,書家們所切身體會到的,更多的還不是一種表現的欲望,而是一種創作的衝動,一種欲罷不能的心理感受。這就是人們論及書法創作時,所時常提到的“書興”問題。當書家們“書興大發”之際,如果能心手雙暢、筆飛墨舞地使這種“書興”得以噴發與傾吐,那由此而感受到的身心愉悅,是大凡具有一定書法創作經驗的人都能想象得到的。這主要也是一種滿足感。
從書法作品這個環節的情況來分析,這種自娛性主要是通過如下幾個方麵來實現的。
第一,通過作品的成功效應。當人們的一定活動取得預期的成果而大功告成之後,這種成功也會給人以相應的精神回報。它會讓人們因為從中觀照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閃光,而讓自己的身心沉浸在成功者與勝利者的幸福與喜悅之中。人們從事書法創作活動,情況也是這樣。這就是我們在此所說的,書法作品的成功效應。一旦書法作品被創作完成,則這種成功就會成為書法作品的一種美學屬性,從而成為給書家本人帶來身心愉悅和精神享受的一個客觀源泉。由於書法創作可以“一揮而就”,所以書家就不但可以在轉眼之間創作出一件成功的作品,而且可以連續地、經常不斷地創作出一件件成功的書法作品,從而使自己的身心處於一種經常的、不斷的愉悅狀態之中。毫無疑問,這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同樣是功莫大焉的。
第二,通過作品的審美效應。一件書法作品被創作完成之後,首先把它當作一個審美對象來欣賞和玩味的,一般總是書家本人。因而作品所具有的審美價值,這時就會首先對書家本人產生出相應的審美效應,即帶給書家本人以應有的審美愉悅與享受。可以說,在通常情況之下,大凡書家完成了一件作品之後,總是首先要從一個審美者、觀賞者的角度,來對它進行一番重新的審視和品味的。書家這樣做,一方麵固然是為了把握作品的成敗得失,另一方麵則是在進行一種審美欣賞活動。特別是當一件作品之中出現了連書家本人都未曾預想到的那種“神來之筆”的時候,書家本人對作品的這種審美欣賞色彩就會更為濃烈。一位書家完全可以為自己的作品所折服,而成為自己作品的一位忠實的欣賞者。這種“折服”與“欣賞”,與對他人作品的“折服”與“欣賞”,也並非可以等量齊觀的。因為這是自己創作出的果實,是自己的本質力量的一種對象化,所以它所帶給書家的那種審美感受與喜悅,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這往往正是不少書家在自己的居室之中,懸掛上自己的得意之作的原因之一。
第三,通過創作衝動的滿足。從美學性質上來考察,是表現的欲望產生了創作的衝動,因此這一方麵與上一方麵互為因果、密切相關。但從美學層次上來分析,一個是因,一個是果,二者不能混為一談。所以這裏也將創作衝動的滿足,作為一個獨立的方麵來對待。而且,在實際的情況中,書家們所切身體會到的,更多的還不是一種表現的欲望,而是一種創作的衝動,一種欲罷不能的心理感受。這就是人們論及書法創作時,所時常提到的“書興”問題。當書家們“書興大發”之際,如果能心手雙暢、筆飛墨舞地使這種“書興”得以噴發與傾吐,那由此而感受到的身心愉悅,是大凡具有一定書法創作經驗的人都能想象得到的。這主要也是一種滿足感。
從書法作品這個環節的情況來分析,這種自娛性主要是通過如下幾個方麵來實現的。
第一,通過作品的成功效應。當人們的一定活動取得預期的成果而大功告成之後,這種成功也會給人以相應的精神回報。它會讓人們因為從中觀照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閃光,而讓自己的身心沉浸在成功者與勝利者的幸福與喜悅之中。人們從事書法創作活動,情況也是這樣。這就是我們在此所說的,書法作品的成功效應。一旦書法作品被創作完成,則這種成功就會成為書法作品的一種美學屬性,從而成為給書家本人帶來身心愉悅和精神享受的一個客觀源泉。由於書法創作可以“一揮而就”,所以書家就不但可以在轉眼之間創作出一件成功的作品,而且可以連續地、經常不斷地創作出一件件成功的書法作品,從而使自己的身心處於一種經常的、不斷的愉悅狀態之中。毫無疑問,這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同樣是功莫大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