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小兒發燒,如何進行家庭護理
疑問:寶寶兩歲多,經常發熱,如何照護?
解答:小兒發熱,作為父母要掌握:少穿衣物,物理降溫,補充水分,不隨便吃藥。
小兒發燒,往往家中大人都十分著急,特別是用藥後體溫不能馬上下降,此時如何正確的護理給媽媽們談幾點建議。
(1)小兒普通發熱時:如體溫稍高(肛表不超過38℃),不要輕易用退熱藥,當超過38℃時,可采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頭部冰敷。體溫過高(肛表超過39℃)時,可使用藥物降溫。保持環境安靜,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家長不要摟抱或晃動患兒。保持小兒呼吸道通暢,嘔吐時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口鼻咽部分泌物。注意補充營養,如能進食,要及時哺喂母乳;較大兒童可給予流食,並鼓勵多飲水。加強對患兒的看護,防止發熱引起的其他意外情況。
(2)小兒高熱驚厥時:此時的護理要格外當心。小兒中樞神經未完全發育好,高熱時容易發生驚厥,要將患兒側臥或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患兒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在驚厥發作時,切忌給患兒喂藥,防止發生窒息,可用軟布或手帕包裹壓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間,防止咬傷舌頭。控製驚厥可用手指捏、按壓患兒的人中、合穀、內關等穴位兩三分鍾,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減少搬動,減少不必要的刺激。給予物理降溫,方法有:
冷敷:在患兒前額、手心、大腿根處放置冷毛巾,並常更換;將熱水袋中盛裝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後放置患兒的額部、頸部、腹股溝處或使用退熱貼。
溫水擦浴:用溫水毛巾反複輕輕擦拭大靜脈走行處如頸部、兩側腋下、肘窩、腹股溝等處,使之皮膚發紅,以利散熱。
溫水浴:水溫32~36℃,水量以沒至軀幹為宜,托起患兒頭肩部,身體臥於盆中,時間以5~10分鍾為宜,要多擦洗皮膚,幫助汗腺分泌。
也可應用藥物降溫,口服退燒藥或使用寶寶退熱栓塞藥塞肛。持續高熱不退,退燒藥和退熱栓塞藥可每隔4~6小時交替使用一次。
特別提醒,小兒高熱驚厥要及時就醫。當小兒發生高熱驚厥意識喪失,全身性對稱性強直性陣發痙攣或抽搐時,家長要等孩子恢複意識後再前往醫院,即使患兒驚厥已經停止,也要到醫院進一步查明驚厥的真正原因。如患兒持續抽搐5~10分鍾以上不能緩解或短時間內反複發作,預示病情較重,必須急送醫院。就醫途中要保持氣道通暢,切勿將患兒包裹太緊,以免患兒口鼻受堵,發生窒息。3~6個月以下的寶寶體溫超過38℃,6個月以上寶寶肛表測溫超過39℃,2歲以下寶寶發熱持續24小時以上,2歲以上寶寶發熱持續72小時,要及時送醫院就診。
小兒高熱驚厥預防:應加強體質鍛煉,增強肌體免疫力;注意及時增減衣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觀察測量體溫,一旦達38℃即口服退熱藥物,以防高熱引起抽搐。密切觀察病情,防止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