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為女兒的文字)
可我還是沒法蹬呀。後來,我就站起來,像騎自行車一樣,雙手扶住船邊,蹬了起來。船果然走動了,越來越快。
我想我的樣子一定特逗,別的船上的人劃過我們身邊的時候,都衝著我笑呢。
用這種動作劃船,不一會兒我就累得滿頭大汗,可是,看著我們的船離碼頭越來越遠,我心裏真有說不出的高興。
(以上是我的文字)
那時候,我為女兒日記添加的文字,就直接寫在她的文字後麵,並沒有先寫在別的地方然後讓她抄。但是因為日記要交給老師的,為避免老師產生疑惑,所以,我會在文後加括號寫上:“媽媽注:後半篇是我寫的,因為李若辰實在是詞窮了。”
非常感謝當時教女兒語文的趙老師,她不但沒有因為媽媽代替女兒寫日記而批評女兒,而且還在這篇日記裏女兒所寫部分的好詞好句下麵畫了許多讚美曲線,並給了一個“優”的評價。這無疑給了女兒很大的鼓舞,在這樣的鼓舞下,女兒就開始喜歡記日記了。而且實在寫不下去的時候,她也敢於求助我,我也樂意幫忙,於是,她的日記本上偶爾會有我的筆跡。我的文字並不見得多麼優美,但比一個二三年級的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要強得多,孩子可以看到自己想要表達出來的場景在媽媽的筆下是如何自如呈現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如今看來,這有些類似文字接龍的遊戲,對保持孩子寫作的興趣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次,老師布置的作文是讓孩子寫自己的媽媽,女兒找不到頭緒有點發愁,回來就問我應該怎麼寫。我並沒有直接告訴她如何寫,因為那樣並不能啟發孩子的思維。但是,我寫了一篇題為“媽媽,請換個姿勢睡”的文章給她看,那篇文章寫的是我的媽媽為了顧全我們兄弟姐妹六個,多少年來都用一個非常難受的姿勢睡覺,後來,我們長大了,媽媽卻改不回舒適的睡覺姿勢了。女兒看了我寫的文章後,便依葫蘆畫瓢寫了一篇,但是她的角度卻和我的完全不同,是媽媽為她洗衣服的時候一綹頭發遮住了麵孔,看上去非常憔悴,她很心疼媽媽。這篇文章寫得很感人,情真意切,我讀後差點掉眼淚。
還有一次冬天下雪後,老師讓寫一篇打雪仗的作文,我便以小朋友的口氣寫了一篇,她自己寫出來後,竟然覺得我寫的不如她寫的好。聽她那麼說,我心裏那叫一個甜。多年陪伴女兒一步一步走過,就是盼著她“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終於有朝一日她“出師”了,我內心的成就感也是滿滿的。
現在想想,我和女兒一起寫的那些文章不就是所謂的“下水”作文嗎?雖然不多,卻起到了非常好的示範作用。家長指導孩子學寫作文,就好比教練教孩子學遊泳一樣,如果隻在岸上給孩子講動作要領的話,孩子不見得能學會,而教練親自下到水裏把動作展示給孩子,效果就要好得多,孩子很快就能學會遊泳了。
(以上為女兒的文字)
可我還是沒法蹬呀。後來,我就站起來,像騎自行車一樣,雙手扶住船邊,蹬了起來。船果然走動了,越來越快。
我想我的樣子一定特逗,別的船上的人劃過我們身邊的時候,都衝著我笑呢。
用這種動作劃船,不一會兒我就累得滿頭大汗,可是,看著我們的船離碼頭越來越遠,我心裏真有說不出的高興。
(以上是我的文字)
那時候,我為女兒日記添加的文字,就直接寫在她的文字後麵,並沒有先寫在別的地方然後讓她抄。但是因為日記要交給老師的,為避免老師產生疑惑,所以,我會在文後加括號寫上:“媽媽注:後半篇是我寫的,因為李若辰實在是詞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