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
她又說到那修道院,園子裏生著七八丈高的筆直的椰子樹,馬來小孩很快地盤呀盤,就爬到頂上采果子了,簡直是猴子。《談跳舞》
曾經有一首歌很流行——《外婆的澎湖灣》:“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隻是一片海藍藍。”還有一首《綠島小夜曲》:“椰子樹的長影,掩不住我的情意,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筆者住在四季分明的內陸,非常向往海邊白沙椰林斜陽。來廣州第一次見到椰子非常激動,朋友回家時竟然托他帶回幾隻椰子,想讓家裏親人也感受我的美好心情。結果爹媽不知道如何打開,刀砍刀劈,費老大勁才打開,發現竟然隻有幾杯半甜半鹹的清水而已,非常不以為然。這個事情一直被當作家裏的笑話。
椰子,棕櫚科椰子屬常綠喬木,一幹獨秀,樹幹上有環狀葉痕,羽狀複葉集中在頂端,亭亭玉立,是優美的風景樹,最能體現熱帶和亞熱帶海岸風光,英文名ut,花序生於葉叢中,果實大,是著名熱帶佳果之一。其實椰子果實上有三個疤,其中一個非常薄弱,輕紮一下,都可以插入吸管。這個疤痕也是椰子發芽的地方。椰子水是椰子成長的營養。因為其中兩疤猶如兩眼,椰子還有個駭人的名字:越王頭。
廣州的天氣不夠高溫,椰子結不了果,在海南島,可見到椰子碩果累累,因此海南島被譽為椰島。清·謝方端《崖州署中偶作》有:“故園姐妹無消息,杜宇椰陰日日啼。”椰子樹是大自然的寶貴饋贈,椰果可食可飲可做工藝品,也可以做容器椰瓢。清·潘兆鏗《羊城竹枝詞》有:“湖舫呼賓折柬招,暖傾桂酒注椰瓢。”椰花可釀酒,椰木椰葉均有用處,椰乳或稱椰漿、椰奶,是把椰肉磨碎後除去椰渣得到的乳白色汁液,色如牛奶,可冷飲也可熱飲。潔白的椰肉含油量很高,可以提煉出椰子油,至於什麼味道,在《燼餘錄》裏張愛玲描述過:“我的同伴用椰子油烘了一爐小麵包,味道頗像中國酒釀餅。”在《談音樂》裏也說:“香港打仗的時候我們吃的菜都是椰子油燒的,有強烈的肥皂味,起初吃不慣要嘔,後來發現肥皂也有一種寒香。”
心心蹬腳道:“沒有看清楚,倒又好了!那個人,椰子似的圓滾滾的頭。頭發朝後梳,前麵就是臉,頭發朝前梳,後麵就是臉——簡直沒有分別!”《琉璃瓦》
幽默中有著尖酸,諷刺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