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

小時候在天津常吃鴨舌小蘿卜湯,學會了咬住鴨舌頭根上的一隻小扁骨頭,往外一抽抽出來,像拔鞋拔。 《談吃與畫餅充饑》

有一天,我們飯桌上有一樣蘿卜煨肉湯。《說胡蘿卜》

一切脆薄爽口的,如醃萊、醬蘿卜、蛤螟酥,都不喜歡。 《童言無忌》

吃慣西餐的人,嚼牛肉渣子總比啃蘿卜頭強…… 《浮花浪蕊》

我們立在攤頭上吃滾油煎的蘿卜餅,尺來遠腳底下就躺著窮人的青紫的屍首。

《燼餘錄》

蘿卜,十字花科蘿卜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萊菔、紫花菘等,英文名Radish,開紫色、白色小花,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有綠色、白色或紫紅色等,《本草綱目》:“大抵生沙壤者脆而甘,生瘠地者堅而辣。”“乃蔬中之最有益者。”蘿卜餅是將蘿卜切絲,麵粉加水、鹽調好味,拌入蘿卜絲,蒸熟後再油煎。蘿卜切片用糖、醋、鹽醃製極爽口,可做開胃小吃。蘿卜切絲燉鯽魚湯,湯色潔白,湯味鮮美,用來煮鴨舌頭,比較奢侈,一隻鴨才一隻鴨舌頭。蘿卜煨肉湯也是家常美味。蘿卜古名萊菔,《西遊記》裏的最後一頓飯是唐太宗為唐僧師徒而設,其中就有一道“花椒煮萊菔”,花椒和蘿卜日常生活中比較少搭配。蘿卜的葉子名蘿卜纓子,打湯、清炒、醃製也很好吃。

醬蘿卜、蘿卜幹是蘿卜醃製而成,可以長久保存,潮汕地區有一種老菜脯,即是白蘿卜用粗海鹽醃製而成,先將蘿卜洗淨暴曬一日,撒上鹽揉搓,使鹽充分進入蘿卜中,第二日再如此操作,直到半幹,用陶罐秘藏甚至能達到十年以上,泡水喝一點可消滯解氣,切碎和肉糜蒸做肉餅是下飯好菜,可謂蘿卜幹之極品。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裏也提到對蘿卜的感受,比較奇特:“我果覺那蘿卜菜好像有一樁事在胸口滿滿的,卻怕被人知道。秘密與奇跡原來可以隻是這種喜悅。”

電影《戰馬》中千裏馬為主人家生活所迫,以千裏馬之質擔負起耕地牛的重任,一塊貧瘠土地被開墾出來,種植的就是蘿卜。

口語中的“小蘿卜頭”指的是小孩子,張愛玲在《對照記》中曬了小時候和表姐表弟一起拍的一張照片,就寫道:“五個小蘿卜頭我在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