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1 / 1)

的逃出生天,劉大姑把她送到父母身邊,她的日子會好過嗎?

這個時代,不是獨生子女的時代,不是父母對子女千寵萬愛的時代。她隻是個女兒,從瘟疫中逃命出來,在父母跟前說什麼?說委屈?不,恐怕沒有人願意聽。

父親是古板的封建男,他一定會問雲陽的祖父祖母怎麼了?到那時,她隻能回答“我怕死,所以沒敢去看一眼。怕耽誤時機,早早逃命了”。父親怎麼想?孝道大過天,即便對她有多深感情,恐怕也失望的抵消了父女之情。

母親一腦袋僵硬的封建の

平州的知州官衙在平茂——一處三麵環山、水路狹窄。猶如桃源辦安寧舒適的小小縣城。傅胤之一路行來,四處觀察,見此地的民眾麵上毫無饑色,身上穿著幹淨的綢衫,八成以上都是暖飽無虞的人家。

他不會用一般的評斷標準看待人和物。但進了平茂城,不得不承認,這裏的民風素樸和睦,百姓安居樂業,無犯法之事,大概是父母官最高追求的“無為之治”?

若沒有瘟疫。陸安揚的前途可想而知。未來二十年一升再升,一直升到內閣,誰會有不同意見?願意提攜他的比比皆是。

可惜。終究是桃源一夢——早晚要清醒過來。

傅胤之比誰都明白這裏的假象,三個月後,被瘟疫肆虐過的平茂城還有幾個人活下來?大概會變成死城吧?之後通河幾大支流貫通,開辟水路,繁華了周邊如安陽、雲陽等地。至於平茂城隻有拋棄一條路……

至於傅胤之自己,情願冒著天大危險來這個無用小城。為的也不是解救黎民於水火。他自問還沒這麼偉大。最終目標,就是接近陸安揚,順便掌握陸家的一大罪證!掩蓋超過十萬人的死亡人數,不要說,隻有陸安揚一人的首尾!

這其中,一定有八大世家中陸家的擎天之力。才能控製朝堂中無一人出聲,將除平州外的天下百姓,以及禁宮之內龍椅之上的那位,瞞得密不透風!

八大世家並不是鐵板一塊,傅胤之自己連家族的勢力都不願意依靠,而是走武舉這條幾乎所有人都看不到希望的路。他的所求,何其之大!

“哈哈哈,原來是傅家小友來訪。上次你來了平州,怎不來我府上。是不是覺得區區在這偏遠之地當個閑散官,不值得一晤啊!”

陸安揚是一個長相十分儒雅的男子,為人謙和風趣。傅胤之跟他隨意攀談了幾句,不得不承認,陸安揚有非同一般的親和力。

拿出世家精心教導的禮數,彬彬有禮的回複道,“豈敢!上次胤之是被父母懲罰,待罪之身豈敢上門想陸世伯請教。”

“這個麼,倒也聽說了。你把令弟的同窗打掉了兩顆門牙。呀,火氣大了些。不過偶有爭執,也算不得大過,怎得令尊令堂舍得你孤身離開上京?”

傅胤之赧顏一笑,“說出來怕世伯笑話,是小侄對科舉毫無興趣。在家不喜讀書,隻喜歡舞槍弄棒,寒了父母那顆望子成龍的心,所以才借小事大懲。”

聽了這話,陸安揚十分的熱情立刻失了七分。國朝都是重文輕武,八大世家中足足七家都是文舉揚名。堂堂太師後人,不去科舉做官,反倒追求末等,與武人廝混!

有了這個先入為主的看法,雖則傅胤之態度再放的低,一口一個“小侄”,他也沒辦法恢複到剛剛的無比歡迎了。

“哦,原來如此。”

傅胤之這一輩子節約有限時間,差不多的精力都集中在練武上了,但他上輩子的琴棋書畫、鬥蟲聽戲等世家子的消遣,一樣沒落下。詩詞上沒辦法迎合陸安揚,倒是在種種小道上和陸安揚相談甚歡。

陸安揚越發覺得“不成器”了,要是科舉有成,隨便學什麼都會被稱讚,反之,就是耽於玩樂。出於禮數挽留,傅胤之求之不得,當然一口答應。挑剔了一番住所的簡陋,才施施然住下。先要了兩個美婢女侍候,用飯時候,則不停用眼神欣賞美女白膩脖頸和雪白皓腕,色迷迷的稱讚“秀色可餐”。二婢氣不過,自覺受到了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