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可並沒有昭告天下說“我們高家是當今太後的娘家人,跟皇上還沾親帶故呢”。真要那樣,就是作死了。一家人的遠行隻說投親,因為雲陽遭災了,覺得日子不好過,到外地投親的人家也多,所以沒有引起多大驚疑的目光。
足足收拾了二十幾輛馬車。主要是高老太和李老太舍不得這個,舍不得那個,明明都告訴她們了,到了上京城什麼都要換的,可兩個老太太就是放不下。顧太後派來的使者隻好連衙門的馬車都征用了,才徹底幫高家搬家了。
不提大人們的紛亂,小孩子們是最雀躍的,沒有絲毫離鄉背井的鄉愁,滿是開心快活,坐在馬車上時不時的傳出歡聲笑語。宮嬤嬤是顧太後的心腹,她現在管著幾個女孩兒,嫻兒,元元,嬌嬌。高靜媖一直跟在高老太身邊,高靜媙則被她娘親蔣氏看得比眼珠子還重,一刻也不能離開她的視線。
高家就這麼多的女孩兒,別看這會兒身份待遇都差不多,等到了上京城,差距大了呢!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宮嬤嬤也大致曉得了幾個女孩的性格品性。高靜媖非常孝順,餘者不用多提,一個“孝”字就夠了,進了宮肯定得太後青眼。奈何年紀大了。至於高靜媙則太小了。
所以剩下的嫻兒、嬌嬌和元元,就是重中之重,必然要出一個鳳凰的。宮嬤嬤在宮中多年,曆練出老辣目光,最看好元元,最不看好嫻兒。原因?嫻兒是大家閨秀,談吐舉止不用多說,不過上京城這樣的閨秀太多了,皇上自小也見得多了,怕是攏不住皇上的心。唯獨嬌嬌和元元長相漂亮,言語風趣,笑容更是甜美。
就是嬌嬌的出身……差了點。
所以算來算去,她對元元的偏愛幾乎有目共睹。對她細心教導,連宮中一些規矩也提前告訴,避免因不懂事而冒犯貴人.
馬車足足走了兩個月,期間遇到暴雨兩次,丟下無數負擔,才得以輕車簡行到了上京城.
顧家大門,開了.
三房老小安頓的閑話且不提,不到兩日就開了宗祠,把高守禮、守智、守諾、守誠等幾個男丁的名字記錄在族譜上。
這個時候,高靜媛才得知,她還有一個親哥哥,名叫高守愚,是她親爹跟別的女人生的。生日跟她的親大哥高守拙隻差三天!
這意味著什麼?
第三十一章 醒悟(上)
女子十月懷胎,從受精卵著陸到變成嬰兒呱呱落地,時間差也差不了許多。居然天上掉下來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高守愚?還跟親大哥高守拙生辰隻差三天,這意味著老爹在迎娶親娘的那段時間,還跟別人的女人OOXX!
你說OOXX就OOXX吧,要不要留這麼一個大證據來,隨時隨刻杵在人眼前提醒一下新婚時期的背叛?
反正高靜媛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她看著跟高守拙並肩站立的二哥,一股惆悵無語的心情油然而生——原以為親爹是個疼愛妻子的人,原來都一樣!也是背著妻子偷歡,還不知道把屁股擦幹淨的渣男一名啊!
能不能在這個時代找一個愛妻如命、忠貞不二的老公啊?
吐槽完畢,她還是得按這個時代的規矩來,一本正經的跟在父母身後,去拜見顧家的各路親戚們。因為是女眷,不用拋頭露麵挨家挨戶去,顧家格外疼惜女孩兒,顧家長房將族裏差不多有些地位的長輩都請來——注,隻是女眷。想要在幾天之內認識所有的顧家族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先認識女眷吧!反正好多爺們隻要知曉名字就行了,有的一輩子不知道長相也無關緊要。
認親大會,高靜媛和她的姐妹們幾乎變成磕頭蟲,這個見了,要磕頭,那個見了,也要行禮。百年世族,旁的不多,七大姑八大姨最多了。原先她覺得劉一手有“二的三次方加三”個姑姑,已經是匪夷所思了,誰料得到她自己姑媽的數目,很快超過“三的三次方”了!生長在計劃生育年代的人,要怎麼接受啊啊啊!!
而且她這一代的堂姐妹也不少,姐妹之間論序齒排行,她排到第二十八名!更有輩分小的人。衝她行禮磕頭,叫她“二十八姑”、“二十八姑祖母”……天啊,要不要這樣天雷滾滾!
還沒成年的高靜媛被打擊的不輕。
哦,不,以後再也沒有高靜媛了,隻有顧靜媛。
認親大會持續一整天,晚上,拖著疲憊的身軀,顧靜媛一家回到本家安排的清風院——這一處隻能算是臨時落腳,侍從下人都是本家的。不久之後他們一家要搬走的。隻有高家長房。也就是高祈瑞那一支是嫡出,才有資格住在顧家老宅裏。
進了院門口,一家人不約而同鬆了口氣。三年多沒見。都來不及說些親近的話,就被“認親”這種大場合壓得喘不過氣來。
房氏雖然也是出身貴族,但她威武將軍府是落魄的侯府,都降了爵位,怎麼比得上太後的娘家顯貴?她又是生怕失禮人前的人。整天繃緊著神經,催促大兒子小女兒練習行禮問安,就怕哪一點做得不好,被人恥笑了去。
高祈恩也是一般想法,但他更覺得這是對子女的一種教育——不能有半刻鬆懈。輪番問了守拙、守愚今天都拜見了那幾位長輩,長輩的態度如何。對答可是得體了,沒有有失禮的地方?兩人一一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