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1 / 2)

不能怪孩子,誰讓大人平時給得少,又不信任孩子?

什麼,這會兒想改?當然不成了!一共就那麼多,你家多了,他家就要少了。怎得公平?算來算去,還是元元的辦法好。尤其是她主動說出自己不需要。股利全都分給同父的兄弟,同時先提出百分之十用作其他。以後誰家裏有困難,或者想增加股份,就從這百分之十中來。算是方方方麵都考慮周全了。

房氏還沒注意到運社到底做什麼用了,隻是單純的觀察眾人的臉色,隻見沒有一個人元元露出不滿,一個個輪流逗她,即使開玩笑罵她幾句“小奸詐”,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房氏真的迷惑了。她的大女兒,性格霸道、叛逆衝動。不服管教,根本不懂得友*團結的道理,是怎麼收獲這麼多人的喜歡?

顧祈祿是在場中僅有一個反感聽“生意經”的。他丁憂在家。可一年半之後除了孝,他就能回到朝廷——到那時,他怎麼跟人說自己的親人全部做生意?但,他也知道養家困難,當官的交往也是要花錢的。隻能忍著不喜。

關於股份的事情,哄吵一會兒也就定下來了——關鍵是大人們仔細看了一下股份單子,覺得最好的分配就是現在的情況。原來,認籌的時候,高家這一代的人就很自覺,按照年齡大小依次排下來。顧守禮長房嫡出,最多,理所當然!守智是他親弟弟。但跟守信守義份額一樣,於是顧祈兆認同了;守諾守誠次一等,但顧祈祿有四個兒子啊,總人數他占了大便宜,心裏也接受了;顧祈壽和祈全。更次一等,但他們隻有一個女兒。沒什麼好叫屈的。

其實最吃虧的,是小寶。他一個男孩,跟靜姵的份額一樣。但高家人想小寶將來低不成高不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就不錯了。至於顧祈恩的三個兒子,分的是顧靜媛的股利,份額比小寶還低……能指望房氏和顧祈恩出頭嗎?

再說,他們壓根不知道這回事。等將來平白從妹妹嫁妝中獲益,要是有臉叫不公平,才讓人唾棄呢。

顧靜媛就這樣當著全家的麵,陰了三個親兄弟一次,偏偏還叫他們有苦說不出。

份額的事情大家都滿意了,接下來就是討論運社成立了。顧祈祿笑著往太師椅上一座,“小毛丫頭不知道幾斤幾兩,就妄想貫通通江兩岸,成立河幫,運送物資了。不知說你年輕氣盛好呢,還是罵你不知所謂好!不過,嘿嘿,你的魄力可以比當年大伯了。”

顧祈瑞也笑著,“以前就尋思過,若是父親還在,一定最喜歡元元這孩子。”

翁氏招招手,把顧靜媛摟在懷裏,輕輕一歎,“看你們幾個,一個個都覺得運社是那麼好做的吧?這麼大口氣,不怕把牛吹上天。”

“呃大嫂,你別滅自己人威風啊!從前我們高家人,在自家地裏挖個水渠,還得問一問裏長。現在麼,通江……就通了江,又能怎麼地!”

顧守禮玉樹臨風的站在高家眾人中,聞言輕輕一笑,溫潤的五官讓他格外醒目。

“父親,母親,眾位叔叔嬸嬸,其實我們已經找好了合作者——西林!他曾經做過雲陽高家坡和劉家坳的守林人,如今在玉清道宮頗有地位。”

“什麼?玉清道宮?”顧祈恩一驚,下意識的看向大女兒。顧靜媛感覺到父親的目光,心裏咯噔一下,疑惑的想:幹嘛這麼看我?

“叔父放心,我們不是跟玉清道宮合作,而是跟‘自幼熟識’‘發明火藥’的西林道長合作,他對金銀錢財方麵所求不大,每月定期供奉就夠了。此外,他還介紹了兩個妥當的合作者,一是張家!以他的名義,向張家提供火藥,既可以讓張家軍神之名赫赫遠揚,打造我大周的龍虎之師,又可以消除朝廷對我們擁有火藥的猜忌;其次,就是傅家。傅英博之子傅胤之是二叔祖父的忘年交,他曾在太後娘娘麵前提到我們,是我們能認祖歸宗的關鍵。我想,就憑這一層的關係,加上傅胤之身後的勢力,會是我們運社發展壯大的有利保證!”

第七十一章 尋她千百度

顧守禮侃侃而談,一番講演下來,有理有據,將各種利弊分析了一遍,並提出解決的方案,很快獲得高家眾的認同。不管怎麼說,先讓小輩鬧去,等鬧開了,到非要長輩出麵了,再出來震場也不遲啊。

見所有人都不反對,顧守禮笑著退下,自去按他的計劃慢慢將籌劃變成現實。

日子匆匆而過,轉眼到了十一月。一直在皇家寺廟安心禮佛的顧靜妍突然回來了,這一次沒有尼姑跟隨,有的隻是兩個皇家嬤嬤。房氏一掃前幾日的鬱鬱寡歡,變得光彩照人,賄賂了兩個老嬤嬤才知道,這是皇帝要冊封顧靜妍的前兆了!

最近兩年,皇帝都不大“順”,不是宮廷搜出了巫蠱娃娃,就是罵死了丞相,連老天降下來的驚雷都能打壞他居所的瓦片!這是何等糟糕的運氣啊!顧太後本來不願意在今年迎顧家女入宮的,可陸家女一個被父親拖累壞了名聲,一個則是腿受傷了,至今走路一拐一拐的——皇帝冊封妃子,難道眾目睽睽之下讓受封的妃子拐著走路去太廟叩拜列祖列宗嗎?

征求了安皇後的意願後,最適合的人選,顧靜妍就脫穎而出了。正巧孫女為祖母守孝一年已過了,顧太後就幹脆下懿旨,盡早了了心頭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