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沒兩日,翁氏笑著傳來一個好消息。她為顧靜媛尋了一門好親事。
顧家女兒都不小了,顧靜媛的姐姐們陸續都定親了。顧靜嫻是年前定下翰林院的最年輕翰林——蘇正英。能做翰林的,除非有天大的運氣加深,否則都是十年寒窗、日日苦出來的一甲出身。顧家上下對新姑爺滿意極了,就算家中清貧了點,也不是大事。多多陪嫁就好。翁氏尤其喜歡蘇家人口簡單,連妯娌小姑都沒有,嫁過去省下多少閑心。
靜嬌也在年前定的婚事。說起來有點巧合,竟然是房氏差點給顧靜媛定下的欽天監監正的兒子。這門婚事,也算是靜嬌自己看中的,她滿意極了。
輪到靜媛,四處相看都沒看到好的。這次出了讓人糟心的事情,反倒尋到了好人選。房氏尚且不敢相信,可翁氏信誓旦旦,“真是絕好的人家。”
“哪一家?跟顧氏的門第匹配不?”房氏關心的還是門第啊!她不想小女兒嫁到了皇室,而大女兒居然嫁給沒有功名的凡夫俗子,因此先問了這個。
翁氏笑著,“絕對般配。人家同樣是出身八大世家——傅家。”
“什麼,居然是傅太師府上?弄錯了吧?”房氏吃驚,下意識的問,“會不會是偏支庶子?有沒有功名在身上?”
翁氏勉強笑了下,“弟妹,你聽我慢慢說。不是庶出,是傅家嫡支。人家十六歲就考取了功名,現在還是六品官身。”
如果說差一點,房氏想到女兒畢竟是顧氏的,興許外麵人會看著八八大世家的名聲迎娶。可是出身傅家,又是嫡出,還是官身,這怎麼可能呢?不是她小看自己的女兒,實在她的大女兒的名聲有些……將心比心,她自己都不願意兒子娶個這樣的妻子回來。
翁氏的話不好繼續說下去了。她本來想將事情慢慢說道,其中原委說清楚,但是看房氏這樣的表情,這樣的態度,心裏忽然非常膈應。於是直接道,“真是傅家嫡出。傅家小郎傅胤之……你見過的吧?是傅胤之的兄長,傅尚之。你回去慢慢想去,也商量商量,要不要答應這門婚事。”
跟房氏說不清楚,翁氏晚上跟顧祈瑞說了。
“這門婚事有些難辦。論家世論人才,傅尚之沒有可挑剔的。他啊,倒黴就倒黴在人生的太好,被銀珠公主看上。咱們還沒進京的時候,銀珠公主就跟傅尚之有些拉扯,鬧得滿京城無人不知。於是耽誤了些時候。這些年過去,本以為風平浪靜了,傅家的人想要幫他娶位賢妻,哪知道定下一門婚事,就被銀珠公主鬧一頓。足足鬧得女方不得不退婚為止。一邊是皇親,一邊卻是自家女兒的幸福,因此耽擱來耽擱去,就鬧成現在這樣。
這一次是傅家也有些急躁了,想傅尚之年紀已經二十六了,再不娶妻,難道等到三十之後嗎?狠心進宮告了狀。銀珠公主禁足半年,倒是順順利利的定下婚事,隻等待迎親那一天。哪知道,銀珠公主帶來的侍女,居然那般膽大,竟然直衝去花樓裏將和朋友飲酒的傅尚之帶走,關在公主府足足一個晚上!”
“等到第二天早上傅家上去接,是扶著從轎子裏回府。圍觀的人不少。傅家丟了大顏麵,一狀告到太後那裏去,懲罰銀珠公主的侍女是小事,可這回跟傅家定親的女方死活要求退婚。太後居中調停都調停不好。”
“這回退親,算了算,傅家哥兒估計被退婚七次了!估計在京城裏是尋不到願意下嫁給他的女子了。傅家的門第,京城外又能尋到什麼能配得上的好姑娘?妾身也是試探著,問了下情況,哪裏曉得傅家那邊很是滿意咱們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