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氣勢磅礴,俠義迸射,我念完就不禁拍手叫好,再一看旁邊的落款,並沒有印章,隻是寫著小小的兩個字,“亞達”。
“這是誰寫的?寫的又是哪裏的景色?”
馮書橋嘴唇囁嚅,“這是義父寫的,亞達是他的乳名。這首詩是他在同治元年,也就是天國十二年,率領大軍經過黔西大定一帶之時,見到當地好山好水好人民之時,有感而發寫下的。”
我聽了之後,不禁對一百多年前那個為了屬下三軍,英勇就義的翼王石達開越發的崇敬。因為太平天國隻存在了短短的十四年,後來又兼清政府肆意抹殺,在曆史上幾乎沒有留下什麼痕跡,石達開的名字流傳到現在,也許很多人都已經不知道他是誰了。
但是在當時,太平天國與清政府分江而治,幾乎占據了整個中國版圖的半壁江山。知道這段曆史的人,也就都知道,晚清在慈禧的手下已經腐敗不堪,強弩之末,根本不可能支撐多久,太平天國拿下全國指日可待!而就在這個時候,清政府國門大開,八國聯軍侵華,首先找到了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勸誘洪秀全與八國聯軍合作,推翻清政府後與洋人分治天下,洪秀全在石達開極力勸阻之下,拒絕了八國聯軍的橄欖枝。八國聯軍轉而找上了清政府,跟慈禧說可以幫她滅掉太平天國,隻要事成後將中國分一半給他們。慈禧一個養尊處優的婦人,毫無氣節可言,立即便答應了八國聯軍的要求。
也正是如此,得到了洋鬼子槍支彈藥支持的晚清政府,一舉滅了太平天國,從此把中國推向了恥辱無比的近代史。而太平天國,也就此被湮沒在曆史的車輪中,那些血與淚的曆史,也被深深的掩藏。
“咱們是要去你義父寫下這首詩的地方嗎?”我對著馮書橋問道。
他點點頭,“沒錯。義父死在巴蜀,也就是現在的成都,臨死受一百多刀剮刑而不發一聲,皮肉被曾國藩帶領的湘軍煮酒而食,最後隻剩下一副空骨頭架子,被掛在城門之上,最後還是由清軍中被義父寧死不屈的氣節打動的義士收殮,偷偷運出巴蜀收藏,因害怕風光落葬,會被清朝廷的有心之人迫害,便隻立了一個簡單的衣冠塚,而真正的屍骨,就運送到這首詩中描述的大定縣安葬了。”
“沒想到大清朝廷中,還有這等義士。”
馮書橋眼神中充滿感激,“可惜那義士身在清廷,不便出麵,也從沒有暴露過自己的身份,要不然,我是一定要跪謝於他的。”
“你不知道恩人是誰?”
馮書橋搖搖頭,“不知道。義父的屍骨在他遇害後好幾年才入土為安,就連這個消息也是他生前的將士輾轉傳到我耳中的,我都沒有來得及祭拜一下義父,就……”
“那你現在是要去祭拜你義父?”
馮書橋笑了笑,“若是隻圖祭拜,天下江水,皆出一處,我不拘在哪裏找一條水脈,倒一壺好酒,義父在天之靈,也一定能夠感受得到我的思念。我此番前來,是為了義父的陪葬品。”
“你義父可是在敵營受刑而死啊,還能有什麼陪葬品留下?”
“我也不知道他留下的到底是什麼,但是當時傳話給我的人,告訴我那個收殮義父的義士十分有心,將義父生前所穿的衣服,身上所攜帶的所有東西都一並葬下了,還說若是石家有後人,最好去看看義父的遺物,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義父在過江之前,不止將手上的符印留下給我了,還給我留下了兩張圖紙,說是很重要的東西,還說他若是回不來了,幹脆把圖紙燒掉,以免招來殺身之禍,但是我沒有聽他的,果然……”馮書橋臉色有些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