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誌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譯文:蒙昧可以亨通,由於啟蒙者按照亨通的法則行事,就能靈活適時中道,不是我去求蒙昧的童子,而是蒙昧的童子來求我。初次請問給以回答,因為蒙師有陽剛之氣,能行中道,有能力發蒙。對同一問題再三濫問,那就是褻瀆,就不能回答,就是褻瀆了啟蒙教育。童雅蒙昧的時候,更應涵養純正無邪的本性,所以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教育就是養蒙,蒙以養正。
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才能因才施教,無過無不及。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譯文:山下有流出的泉水,象征君子智慧得以開發,啟蒙發智放在品德修養上。上艮為山,下坎為水,泉水衝破山石的阻礙而流出,象征蒙昧得到消除。
智慧得以開發人的智慧,首先表現在品德修養上,因此君子觀此象想到要果行盲德,為此果決必行要像泉水之流,一往勇前,修德不止不息,正如泉水一樣,滔滔不絕。
六爻辭: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誌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譯文:蒙昧可以亨通,由於啟蒙者按照亨通的法則行事,就能靈活適時中道,不是我去求蒙昧的童子,而是蒙昧的童子來求我。初次請問給以回答,因為蒙師有陽剛之氣,能行中道,有能力發蒙。對同一問題再三濫問,那就是褻瀆,就不能回答,就是褻瀆了啟蒙教育。童雅蒙昧的時候,更應涵養純正無邪的本性,所以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教育就是養蒙,蒙以養正。
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才能因才施教,無過無不及。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譯文:山下有流出的泉水,象征君子智慧得以開發,啟蒙發智放在品德修養上。上艮為山,下坎為水,泉水衝破山石的阻礙而流出,象征蒙昧得到消除。
智慧得以開發人的智慧,首先表現在品德修養上,因此君子觀此象想到要果行盲德,為此果決必行要像泉水之流,一往勇前,修德不止不息,正如泉水一樣,滔滔不絕。
六爻辭: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