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卦下為乾,上為巽,乾為健,巽為順。陽爻雖有強健之性,乃能順乎形勢,接受陰爻的蓄聚,這就叫健而巽。
剛中而誌行是指九五而言,它剛健而居中,處於上體而尊之位,對於其餘四個陽爻起著統轄作用。
而唯一的陰爻六四即在九五之下,以柔承剛,形成親比關係,當然使得九五欣然接受六四的蓄聚,從而也帶動其餘四個陽爻也接受六四的蓄聚。一柔蓄五陽的良好局麵得以實現,九五之誌得以實行,終能亨通。
因此,行小畜之道,不僅要求陰柔的一方能夠以小蓄大,而且陽剛一方健而能巽順。
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譯文:密雲不雨,指濃雲密布卻不降雨,說明陽氣正在上升。風從西方吹來,陰陽交和之事已經開始實施,但還尚未暢通。密雲不雨,自我西郊,暗示借用陰氣還不足以和陽化雨。力量弱小,聚陽甚微,發揮作用隻能恰當采取。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譯文:蓄養文明之德。小畜卦上體為巽,為風,下體為乾,為天,因此是風行天上之象。風行於天,但還處在逐漸積蓄力量的時候,還不能普及於天下,大展其才才能吹拂大地上的萬物生長。
君子觀此象,悟思到要效法風行天上積聚力量之象,能潛之時,不斷蓄養自己的德性。宇宙間,風流行於天上時,修文德,勉德行,容儀溫恭,威儀有度,趨以完美。
六爻辭:初九:複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複自道,其義吉也。
爻辭譯文:複,往來也,出行能返,不僅無咎,而且吉,這是一陰蓄五陽之象。返回陽剛之道,自然吉祥。
初爻上應六四,陽剛好動,動則上行,必被六四蓄聚。返回本位,潛伏於下,等待時機。慎重行事,不宜急躁行事。得守其正,其義自吉,就不會有危害。
九二:牽複,吉。
《象》曰:牽複在中,亦不自失也。
爻辭譯文:牽,挽也,被人挽引而返,與自動返差不多,故稱牽複吉。陽質薄弱時應聯合抵製陰的蓄聚,剛質未盛,被蓄必危,應該被別人牽連而返回陽剛之道,最終吉祥。
進而有障,自審進退,不失其節,吉祥。如果貿然上行,被人蓄聚,必然會陷入困境。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爻辭譯文:輻,本作複,“複,車軸縛也。”車軸其複,則具有分離,乖離之象。車輪輻條脫散,喻其性躁妄,陰陽不和。夫妻反目,反目失和,陽受製於陰,陽盛陰衰,相互離異。剛亢而躁動,失去了主導地位,破壞了陰陽平衡。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誌也。
爻辭譯文:孚讀有孚,罰義。有孚,血去,即受鞭笞之罰而流血,惕為遠走,受鞭笞之罰而流血。本就不吉利,然可遠走避之,故無咎。以誠感之,脫出惕懼,心懷誠信,以誠感之,免去傷害,沒有過失,陰陽和諧,意誌相合。
本卦下為乾,上為巽,乾為健,巽為順。陽爻雖有強健之性,乃能順乎形勢,接受陰爻的蓄聚,這就叫健而巽。
剛中而誌行是指九五而言,它剛健而居中,處於上體而尊之位,對於其餘四個陽爻起著統轄作用。
而唯一的陰爻六四即在九五之下,以柔承剛,形成親比關係,當然使得九五欣然接受六四的蓄聚,從而也帶動其餘四個陽爻也接受六四的蓄聚。一柔蓄五陽的良好局麵得以實現,九五之誌得以實行,終能亨通。
因此,行小畜之道,不僅要求陰柔的一方能夠以小蓄大,而且陽剛一方健而能巽順。
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譯文:密雲不雨,指濃雲密布卻不降雨,說明陽氣正在上升。風從西方吹來,陰陽交和之事已經開始實施,但還尚未暢通。密雲不雨,自我西郊,暗示借用陰氣還不足以和陽化雨。力量弱小,聚陽甚微,發揮作用隻能恰當采取。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譯文:蓄養文明之德。小畜卦上體為巽,為風,下體為乾,為天,因此是風行天上之象。風行於天,但還處在逐漸積蓄力量的時候,還不能普及於天下,大展其才才能吹拂大地上的萬物生長。
君子觀此象,悟思到要效法風行天上積聚力量之象,能潛之時,不斷蓄養自己的德性。宇宙間,風流行於天上時,修文德,勉德行,容儀溫恭,威儀有度,趨以完美。
六爻辭:初九:複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複自道,其義吉也。
爻辭譯文:複,往來也,出行能返,不僅無咎,而且吉,這是一陰蓄五陽之象。返回陽剛之道,自然吉祥。
初爻上應六四,陽剛好動,動則上行,必被六四蓄聚。返回本位,潛伏於下,等待時機。慎重行事,不宜急躁行事。得守其正,其義自吉,就不會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