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火地晉(十三)(3 / 3)

庚辛玄武持世,應克世,主陰私公訟。

壬癸青龍持世,主遷官。

十天幹斷:甲、丙、戊、庚、壬日卜,可望榮升。

乙、丁、己、辛、癸日卜,謹慎處世,以保自身。

春吉、夏凶、秋凶、冬吉。

十二月卦。

此卦為秦君卜得之,乃知得九鼎以象九州也。

判曰:“鼎者,定也。鼎象九州,和美之器,變生為熟,以成香味。鼎乃易溢,不宜爭事,官鬼持世,求官之得。

原義:鼎:元吉。亨。

含義:鼎為食器,祭器,權力。養賢與任用。

《易林》晉變鼎原文:玉銑鐵頤,倉庫空虛。賈市無盈,與利無仇。

注釋:乾為金玉,巽為賈市,為利,離為虛。

譯文:武器銳利,鐵門堅固,但是倉庫空虛,市場蕭條,市場上無收益。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

譯文:鼎是一種烹飪養人的實物之象,架木材之上點火焰,就可以烹飪食物。鼎卦之卦體正如同鼎之物象,像對偶之兩足,中實而容物。像似鼎腹,像似對偶之雙耳,像鼎器之鉉。

鼎卦寓含了鼎足、鼎腹、鼎耳、鼎鉉諸形,正是鼎之象。

古代鼎的用途還可作重器,是統治階級用以象征權力的法象器,代表尊嚴;夏朝鑄造的九鼎就是這樣的鼎。

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譯文:聖人烹煮的食物來祭享上帝天神,而且用極豐盛的食物來奉養聖賢。朱熹《周易本義》曰:“享帝貴誠,用犢而已”。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譯文:烹煮食物奉養聖賢,使他們順遜輔佐君主,君主因之而耳目聰明。奉養下賢,下體觀察,順從事理,柔而應剛,精誠團結,禮賢下士,唯賢是舉。以此持家家必興,以此治國則國必昌。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譯文:木上有火,為生火之象,象征烹飪的鼎器。君子效法,端正得中,應剛養賢,禮賢下士,固持使命,不負前人,端正安重,端正居位,精誠團結,建立新功,會吉祥亨通。

六爻辭: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象》曰: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爻辭譯文:顛倒也,溉鼎之時,口朝下,趾在上,以傾除汙物;出言為黜,原為除去黑垢。

否為惡,出否指君王貶黜奸佞之臣。得妾以其子,古人娶妾,有先夫之子相從,筮遇此爻無咎。鼎顛倒朝上,吐故納新,瀉惡受善,娶妾生子,傳宗接代,無害。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吉。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尤也。

爻辭譯文:仇,匹也,我仇為我疾,即就食義。此為古代故事:有人陳鼎,鼎中有食物,方持食,聞其妻病,但不能與之就食。筮遇此爻,終歸於吉。鼎中有實物,有剛陽充實之象,君子應謹慎行事,切不可走錯路子。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爻辭譯文:鼎耳脫去,不能移之食處,故稱其行塞。雉膏為肥食物,虧毀也。以此舉鼎,將移食處,去耳脫去,其行塞止,鼎中美食猶未食,適值天將降雨,可為悔矣。而鼎耳可修,最終將得到吉祥。鼎耳發生變異,鼎中有美食,無人享用,行動受阻,有失其道成為悔恨,隻有德才兼備才會吉祥。

九四:鼎折足。覆公饣束。其形渥。凶。

《象》曰:覆公饣束,信如何也。

爻辭譯文:覆為菜肴;渥水,濕,沾濡之貌;此為不勝任以致壞事,故凶。折斷了鼎足,鼎器翻了。王公的美食全部翻倒,鼎器齷齪。不勝其任,不自量力,災難危及自身,咎由自取。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象》曰:鼎黃耳,中以為實也。

爻辭譯文:鉉,舉鼎具也,金色黃,黃為吉祥之色,金為堅固之物,故利貞。配上金黃色的鼎耳,剛堅的鉉環,順利吉祥,示君子借他山之石,以中為實,居中得應。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爻辭譯文:鼎而玉銘,則為寶鼎,乃吉利之物。筮遇此爻,大吉而無不利。金玉相配,剛柔相濟,順天理,為鼎功獲得大成之象,非常吉祥。

總斷:六合卦中卜得五合卦。

占天時,晴朗,巳、亥日雨。三日雨後起風,一日陰一日晴。

風水:後麵兩小山峰,前山遠,左右有田。

乙山辛向,三墓有一墓破相,前麵有丫路,出人殘疾。須調整後方吉。

家宅:有二人上卦,或進人口,但門破不正,宜整頓。多人同居,非祖屋。

生育:若非第三胎,當雙生,或男子,應申、子、辰日。生男,不久便生,恐子母不安。

婚姻:若非二處,即有二人說媒,有一中年女人說方成。有是非口舌。愛情不專一,走桃花運。

行人:二人同行,一人不足,欲行不行,中途遇一人言說,即憂愁。恐途中與同行,不定有憂慮,三人中一人不合。

求財:不可獨求,須用二人,雖反複終得。

三人求,亦不義之財。

遺失:神廟邊向北,木橋邊人家尋。失物在倉庫中,物在東南方向。

疾病:寒熱頭痛,上熱下浮,食欲不振,精神恍惚,往西南方求醫,並應防女人產災。上吐下瀉,內熱上火,宜往東南方求醫。

文書:貴人相助,有文書之喜。貴人相助,有文書之喜。

詞訟:二人官司,內外不和,自身不可動,終能得理。有金字旁貴人中間調和,訟自散。

因小是非起,宜勸和。

田蠶:中收。大豐收。

求官貴:有小人阻撓,須托人方遂。必遂,但有破相人為阻。

捕盜:東南方,或近墓處,有一人同在。有三人,在米倉荒屋之地。

求事:急進定能成功,或用他人尋求方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