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纖維的熨燙溫度,還要受到接觸時間、移動速度、熨燙壓力、有無墊布、墊布厚度及水分有無種種因素的影響。
整燙中應避免以下現象的發生:
(1)因熨燙溫度過高時間過長造成服裝表麵的極光和燙焦現象。
(2)服裝表麵留下細小的波紋皺折等整燙疵點。
(3)存在漏燙部位。
七、成衣檢驗
服裝的檢驗應貫穿於裁剪、縫製、鎖眼釘扣、整燙等整個加工過程之中。在包裝入庫前還應對成品進行全麵的檢驗,以保證產品的質量。
成品檢驗的主要內容有:
(1)款式是否同確認樣相同。
(2)尺寸規格是否符合工藝單和樣衣的要求。
(3)縫合是否正確,縫製是否規整、平服。
(4)條格麵料的服裝檢查對格對條是否正確。
(5)麵料絲縷是否正確,麵料上有無疵點,油汙存在。
(6)同件服裝中是否存在色差問題。
(7)整燙是否良好。
(8)粘合襯是否牢固,有否滲膠現象。
(9)線頭是否已修淨。
(10)服裝輔件是否完整。
(11)服裝上的尺寸嘜、洗水嘜、商標等與實際貨物內容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確。
(12)服裝整體形態是否良好。
(13)包裝是否符合要求。
八、包裝入庫
服裝的包裝可分掛裝和箱裝兩種,箱裝一般又有內包裝和外包裝之分。
內包裝指一件或數件服裝入一膠袋,服裝的款號、尺碼應與膠袋上標明的一致,包裝要求平整美觀。一些特別款式的服裝在包裝時要進行特殊處理,例如扭皺類服裝要以絞卷形式包裝,以保持其造型風格。
外包裝一般用紙箱包裝,根據客戶要求或工藝單指令進行尺碼、顏色搭配。包裝形式一般有混色混碼、獨色獨碼,獨色混碼、混色獨碼四種。裝箱時應注意數量完整,顏色尺寸搭配準確無誤。外箱上刷上箱嘜,標明客戶、指運港、箱號、數量、原產地等,內容與實際貨物相符。
附2
樣品製作工作標準
樣品製作人員肩負著確認樣品和開發樣品的縫製工作。確認樣品是意向達成後,客戶所做的大貨先行確認樣,開發樣品是沒有達成意向,客戶根據市場近期和未來的需求所研製開發的新產品。前者樣品縫製的質量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已達成的意向合同是否能真正履行,後者將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即企業未來定單的落實情況)。所以樣品製作人員的工作平凡而偉大,艱巨而賦予挑戰。
為此,樣品製作人員必須做好如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1.在接到樣品裁片、樣品仕樣標準及樣板後,首先要進行核對,確認裁片、仕樣、樣板是否相符,如果不符要同裁片、仕樣標準、樣板製作等人員確認後再進行工作,並做好問題點(修正)記錄;
2.縫製中要嚴格遵照客戶的技術指標和質量指標的要求水準去工作;
3.樣品製作人員,負責對樣品所用輔料單用量的核對,對所用輔料單用量特別是超用部分(客戶提供不足)要測量準確上報給工藝員,及時同客戶取得聯係,從而給大貨的正常生產提供保障;
4.縫製中對影響樣品技術指標和質量指標的所有因素,樣品製作人員要做好記錄並加以分析(裁片、工藝、樣板),提出修改意見,確保以後大貨的正常生產;
5.樣品製作人員負責發貨前的質量檢測工作,檢測時必須準確無誤,再按照仕樣要求準確填寫好尺寸表;
6.樣品製作人員負責樣品發貨前的包裝工作。包裝是樣品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在包裝前要對所有的樣品做好最後一次自檢,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修理,並同技術科長確認無誤後再進行包裝。包裝要嚴格按客戶仕樣要求去做(各種吊牌、產品折疊方法等),不準漏項;
以上是樣品製作人員的工作職責,樣品製作人員要按上述職責去認真執行。
附3
上衣定型整熨工作標準
外袖縫定型:根據麵料調試設備溫度、壓力、時間、吸風,把袖子套在模具上,外縫部位占中,內側袖裏子要平伏,袖肘部位均勻,歸量0.2C~0.4C(根椐麵料確定)開祺部位墊網布,防止有印,踩吸風,檢查大、小袖紗向是否自然順直,然後按照程序定型。
自檢:袖外縫部位圓順有立體感。不準有坑或縫頭印。
前片定型:根據麵料調試設備溫度、時間、吸風,將衣片按模具形狀擺平裏子推平,然後打氣,使前片紗向恢複自然後再吸風整理使止口順直不準倒吐。省略前彎0.3C呈狐線,鬥口要直,上下牙閉合,如條格麵料鬥蓋與身要對上,底擺順直,圓擺處約給0.3C餘量,使其向裏扣達到立體效果,前胸紗向垂直,把鬥蓋下端墊上網布、然後按照程序定型。再用熨鬥將鬥蓋下端和馬麵部位折印熨平。
自檢:前片圓順、紗向順直、有立體感後背定型:根據麵料調試設備溫度、壓力、時間、吸風,將後背按模具形狀裏、麵擺平,背中縫順直。後片紗向垂直開祺順直,上巾蓋下巾0.15C,底擺前後順直,肋縫上端10CM以內歸餘量0.3C。
自檢:背中縫順直,左右片效果對稱不準有縫頭印或亮光。
肩部、袖子定型:根據麵料調試設備溫度、壓力、時間、吸風及袖子擴張力,將衣服套在模具上,肩部定位燈照在肩縫交叉點處,然後打氣整理肩形並往裏歸,使袖籠圓順然後啟動機器肩部定型,再整理麵袖紗向裏是否平順,把內袖縫的餘量上提整理好。啟動機器按程序定型。
自檢:袖麵平順有立體感,左右袖形對稱,肩線圓順。
注意:肩線不準抻,外袖縫不準抻。
袖籠定型:根據麵料調試壓力、蒸汽量和吸風時間。將袖籠翻到裏側以肩線為中心先壓前袖籠:左手捏住肩線向下1.0C處,右手捏住袖籠下端,裏子靠實,餘量分布均勻,按袖籠彎度自然放在模具上定型,再順次向下移動壓前袖籠下端,順著彎度將餘量歸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