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榮走到門前麵。外麵的人正想往裏走。李子榮用力推住了門鈕,外麵的人就往裏撞。李子榮忽然一撒手,外麵的人三四個一齊倒進了,摔成一堆。
李子榮一跳,騎在最上邊那個人身上,兩腳分著,一腳踩著底下的一支脖子。嘔——!
哼!嘍——!底下這幾位無奇不有的直叫。李子榮用力往下坐,他們也用力往起頂。李子榮知道他不能維持下去,他向門外的那幾個喊:“阿醜!阿紅!李三興!潘各來!這是我的鋪子,我的鋪子!你們是怎回事?!”他用廣東話向他們喊。
他認識他們,他是他們的翻譯官,是東倫敦的華人都認識他。
外麵的幾個聽見李子榮叫他們的名子,不往前擠了,彼此對看了看,好象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李子榮看外邊的楞住了,他借著身下的頂撞,往後一挺身,正摔在地上。他們爬起來了,他也爬起來了,可是正好站在他們前麵,擋著他們,不能往前走。
“跑!跑!”李子榮揚著手向他們喊:“巡警就到!跑!”他們回頭看了看胡同口,已經站了一圈人;幸而是早晨,人還不多。他們又彼此看了看,還正在猶疑不定,李子榮又給了他們一句:“跑!!!”
有一個跑了,其餘的也沒說什麼,也開始拿腿。巡警正到胡同口,拿去了兩個,其餘的全跑了。…………
各晚報的午飯號全用大字登起來:“東倫敦華人大鬧古玩鋪。”“東倫敦華人之無法無天!”“驚人的搶案!”“政府應設法取締華人!”……馬家古玩鋪和馬威的像片全在報紙的前頁登著,《晚星報》還給馬威像片下印上“隻手打退匪人的英雄”。新聞記者一群一群的拿著像匣子來和馬威問詢,並且有幾個還找到戈登胡同去見馬老先生;對於馬老先生的話,他們登的是:“Menosay.Menospeak.”雖然馬老先生沒有這麼說。
寫中國人的英文,永遠是這樣狗屁不通;不然,人們以為描寫的不真;英國人沒有語言的天才,故此不能想到外國人會說好英文。
這件事驚動了全城,東倫敦的街上加派了兩隊巡警,監視華人的出入。當晚國會議員質問內務總長,為什麼不把華人都驅出境外。馬家古玩鋪外麵自午到晚老有一圈人,馬威在三點鍾內賣了五十多鎊錢。
馬老先生嚇得一天沒敢出門,盼著馬威回來,看看到底兒子叫人家給打壞了沒有。同時決定了,非把鋪子收閉了不可,不然,自己的腦袋早晚是叫人家用磚頭給打下來。門外老站著兩個人,據溫都太太說,他們是便衣偵探。馬老先生心更慌了,連煙也不抽了,唯恐怕叫偵探看見煙袋鍋上的火星。
倫敦的華工分為兩黨:一黨是有工便做,不管體麵的。電影廠找挨打的中國人,便找這一黨來。第二黨是有血性的苦工人,不認識字,不會說英國話,沒有什麼手藝,可是真心的愛國,寧可餓死也不作給國家丟臉的事。這兩黨人的知識是一樣的有限,舉動是一樣的粗鹵,生活是一樣的可憐。
他們的分別是:一黨隻管找飯吃,不管別的;一黨是找飯吃要吃的體麵。這兩黨人是不相容的,是見麵便打的。傻愛國的和傻不愛國的見麵沒有第二個辦法,隻有打!他們這一打,便給外國人許多笑話聽;愛國的也挨罵,不愛國的也挨罵!
他們沒有什麼錯處,錯處全在中國政府不管他們!政府對人民不加保護,不想辦法,人民還不挨罵!
中國留英的學生也分兩派:
一派是內地來的,一派是華僑的子孫。
他們也全愛國,隻是他們不明白國勢。華僑的子孫生在外國,對中國國事是不知道的。內地來的學生時時刻刻想使外國人了解中國,然而他們沒想到:中國的微弱是沒法叫外國人能敬重我們的;國與國的關係是肩膀齊為兄弟,小老鼠是不用和老虎講交情的。
外國人在電影裏,戲劇裏,小說裏,罵中國人,已經成了一種曆史的習慣,正象中國戲台上老給曹操打大白臉一樣。中國戲台上不會有黑臉曹操,外國戲台上不會有好中國人。
這種事不是感情上的,是曆史的;不是故意罵人的,是有意做好文章的。中國舊戲家要是作出一出有黑臉曹操的戲,人家一定笑他不懂事;外國人寫一出不帶殺人放火的中國戲,人們還不是一樣笑他。曹操是無望了,再過些年,他的臉也不見得能變顏色;可是中國還有希望,自要中國人能把國家弄強了,外國人當時就擱筆不寫中國戲了。人類是欺軟怕硬的。
亞力山大約老馬演的那個電影,是英國最有名一位文人寫的。這位先生明知中國人是文明人,可是為迎合人們心理起見,為文學的技藝起見,他還是把中國人寫得殘忍險詐,彼此拿刀亂殺;不這樣,他不能得到人們的讚許。
這個電影的背景是上海,亞力山大給布置一切上海的景物。一條街代表租界,一條街代表中國城。前者是清潔,美麗,有秩序;後者是汙濁,混亂,天昏地暗。
這個故事呢,是一個中國姑娘和一個英國人發生戀愛,她的父親要殺她,可是也不知怎麼一股勁兒,這個中國老頭自己服了毒。他死了,他的親戚朋友想報仇,他們把她活埋了;埋完了她,大家去找那個英國少年;他和英國兵把他們大打而特打;直到他們跪下求情,才饒了他們。東倫敦的工人是扮演這群挨打的東西。馬老先生是扮一個富商,掛得小辮,人家打架的時候,他在旁邊看熱鬧。
聽見這件事,倫敦的中國學生都炸了煙。連開會議,請使館提出抗議。使館提出抗議去了,那位文人第二天在報紙上臭罵了中國使館一頓。罵一國的使館,本來是至少該提出嚴重交涉的;可是中國又不敢打仗,又何必提出交涉呢。學生們看使館提議無效,而且挨了一頓罵,大家又開會討論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