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兩百四十五章 路線(1 / 2)

8月26號,李玉聖、徐虎、劉岐三人,因為林陽臨時改變了原本製定的後續計劃,所以在處理好那個被徐虎擼來的直軍軍官的屍體以後,一行四人就在中午時分再次上路,開始朝著他們理論上最後的目的地安遠——趕去。

不過,這一次林陽四人在尋烏縣,無論是進城還是出城,安全性都比在留車的時候高出了許多。當然,這並不是說尋烏四處城牆的關卡,檢查、盤剝的程度比留車要輕,相反簡直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因為縣城的人口要比留車那種鎮子多的多,所以尋烏城內,哪怕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也有許多必須得進城、出城的老百姓。正因為有了需要,所以很快就催生出了一種非常奇特的職業,雖然沒有一個具體的名稱來形容這群人,但其給人的感覺卻隱約有點像是林陽前世的那些黃牛。

這些人平日裏就聚集在尋烏縣四處城門的周圍,在那裏等著招攬生意。如果你需要出城,但又不想被關卡處的士兵們盤剝,那就可以找到他們,在交了一大筆費用以後,他們就能帶著你任何檢查都不需要,暢通無阻地通過關卡。

當時剛到尋烏縣,苦惱著該如何進城的林陽四人,就被在城外等待的這些人找了上來,都神秘兮兮的問林陽想不想平安無事的進城。在知道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之後,林陽對這些人的“神通廣大”非常的震驚,一時沒想明白這些普通的老百姓怎麼就敢誇下這個海口,真的以為那些士兵手裏的步槍是燒火棍嗎?

但看這些家夥全說得煞有其事,林陽也就準備試上一試,畢竟對於苦惱的林陽四人來說,這也不失為一個方法,但是也要冒上一定的風險。這些人都是按照人頭收費,而且行情也一樣,一個人3塊大洋,概不講價。說實話,一個人就要三塊大洋,這個費用著實不低,對於一般的老百姓來說是這樣,但如果是商人的話相比起來所有貨物和現金都在關卡處被扣押、盤剝,這幾塊大洋花的還是物超所值的。

幸虧林陽四人出行之前,讓範慶江從倉庫裏取了不少的銀元帶在身上,否則這幾天的花銷再加上贈送給那些村民的銀元,現在可能已經付不起這12快銀元的進城費用了。找了其中一個看起來比較老實可靠的人,林陽跟其談好了以後,就把12塊銀元都交給了他。隨後,林陽四人就跟著朝關卡處走去,因為是第一次經曆這種事情,所以無論是林陽,還是李玉聖、徐虎、劉岐都繃緊了神經,就害怕哨卡的士兵把突然他們給攔了下來,發生不好的事情。但結果卻出乎意料的順利,五人走到關卡前的時候,那些士兵仿佛根本沒有看見他們一樣,連問都沒有問就讓他們進了城。這下林陽才相信了這些人並不是吹牛,而是真的有這個本事。

不過,林陽自然不會真的以為那些士兵真的瞎了,其實包括那些人和林陽他們談生意,再到之後的過程,都被那些哨卡的士兵看的一清二楚。之所以沒有反應,應該是那些士兵對此已經司空見慣了,並且知道這裏麵是怎麼回事。林陽猜測,這些老百姓應該是走了什麼路子,和直軍的某些人搭上了線,他們掙得這些錢裏麵,肯定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他們的。但具體怎麼樣,林陽也就沒有再多想,因為這跟他沒有關係,隻要在出城的時候也能這樣“花錢消災”就可以了。

果然,今天出城的時候,林陽也找到了這些“神通廣大”的家夥,在交了錢之後,就和昨天一樣,順利的出了尋烏縣城。對此,林陽不由得感歎,直軍的這種隻認錢不認人的情況,要是有敵人滲透進來那簡直就是輕而易舉,整個城防都形同虛設。當然,這種情況對於國軍來來說還是有利的,畢竟直軍從內部腐爛的越厲害,戰鬥力就會變得越弱,過段時間雙方一旦打起來,國軍受到的各種壓力也就會越小。

如果還照著那張找來的地圖走,林陽估計又得耽誤他們不少時間,因為這一點在他們從留車到尋烏的那段路上,再次被證明了。他們當時搭乘的那輛牲畜車,一直都是在兩地之間的大路也就是所謂的官道在走,但實際走的路線和地圖上標注的相去甚遠。沒辦法,林陽在昨天晚上行動結束之後,又在新地圖把正確的路線給畫了出來。

所以,林陽四人這次去往定遠,就費了好大的力氣,先在城內找了一個去往定遠送貨的牲畜車,打算在自己不知道路的情況下,搭一個順風車。本來車主是想都沒想直接拒絕的,但當林陽表示,願意把他那一份找門路平安出城的錢也給一起墊付了之後,車主立馬就轉變了口風,表示願意把四人帶到定遠去。畢竟那可是三塊銀元,傻子才會拒絕。再說了,林陽四人也隻是想搭個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