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林陽先是一愣,然後就一邊拱手,一邊口稱:“慈悲。”
同道士打招呼,並不能用佛教的“合十”禮儀,而是要用“拱手”禮儀。所謂拱手,其實也就是雙手抱拳。當然,如果是和尚、喇嘛的話則例外。這種簡單的事情,林陽還是了解的。
打過招呼以後,林陽就問道:“不知道長是如何知道在下名諱的?”
小道童回道:“天師曾有言,今日會有兩撥貴客前來天師府,前一撥貴客已經離開,那諸位自然就是另一撥了。至於施主的名諱,自然也是天師相告。”
聽了這個回答,林陽非常的詫異,那位張天師難道真的有什麼道行,能夠未卜先知,算到自己今天會來?其實,林陽今天之所以回來這裏,是因為自己心中對於某些事情的打算而有些心神不寧,31團的駐地又離龍虎山非常近,所以才想到要來這天師府算上一卦。
至於雪中爬龍虎山賞景,倒還真的隻是順帶。不過,林陽對於自己今天行動的定位也僅僅隻是求個心安而已,並不真的相信這個天師府的張天師,會有什麼通達鬼神的能力。
當然,因為自己身的遭遇,林陽對於鬼神之類的事情,其實是處於既信,但又不信這種比較微妙的狀態,他之前對徐虎是說了實話的。
一旁的李玉聖聽了這話,雖然表麵上還是板著個臉,但心裏對小道童的話卻是嗤之以鼻,認為那個張天師是在裝神弄鬼。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那不知道長可否領我等進到觀內,拜會一下張天師。同時,也好燒香叩拜。”林陽說道。
小道童:“這是自然,施主請。”
不過,林陽並未直接動身,而是把徐虎喊來,悄悄吩咐道:“警衛連的人就在府門前待命,不要進去了,你帶著幾個副官跟過來就可以。”
徐虎想了想,一個道觀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所以沒說什麼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隨後,林陽才對著小道童說道:“勞煩道長了。”
於是,小道童在前麵帶路,而林陽、李玉聖還有倪幕琴、茜雪緊隨其後,邁過了天師府的府門,至於徐虎還有劉岐則帶著副官處的幾個副官,一言不發地跟在最後麵。
府門一過,就到了頭門,頭門之後有一條寬敞的硪石甬道,林陽一行人走了大概三百餘步之後,才走完了這條硪石甬道,來到了天師府的二門前。
期間,在甬道上走了二十餘步時,林陽看到路旁建有一座石坊,上書“儀門”二字。根據小道童的介紹,說是古代的文官武,來到這裏時都要停轎下馬。當然,現在就沒有這個規矩了,而且林陽等人乘坐的汽車,也不可能把汽車給開進來。
天師府的二門麵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耳房各一間。和頭門相比,二門要矮上三尺,整體建築是紅牆綠瓦。十二根大木柱設門六扇三道,門上畫有秦瓊、尉遲恭、楊林、羅成、程咬金、單雄信六尊像為三對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