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三十九章 壞!就壞在這些人手上!(2 / 3)

聽了這話,馮鵬濤頓時極為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很好,很有道理,馮參謀長,你繼續說下去!”

馮鵬濤繼續說道:“而且,滬上工人武裝起義,裏麵還摻雜著政治因素在。咱們都是職業軍人,不懂政治,所以還是別去蹚這趟渾水為好。我想,司令部那邊應該很快就會有命令下達,在此之前,咱們師隻需安心等待即可!”

馮鵬濤的說法,突出了一個核心,那就是“獨善其身”,絕不踏入滬上這蹚渾水,不去找麻煩。而這一點,即是馮鵬濤的真實想法,也是為了迎合劉經扶的意思所說。果不其然,劉經扶在聽完以後,是連連鼓掌,同時嘴上說道:“馮參謀長所言甚是有理!我也是深以為然啊!既然如此,那咱們就依馮參謀長所說,原地按兵不動,等待司令部的命令。至於這封信嘛...............燒了它!”

至此,譚教員的求援信在第一師和第二師都已宣告失敗,薛伯陵是有意出手相助,但因為一些複雜的原因,權衡了利弊之後最終還是作罷。而劉經扶則是持著不去招惹麻煩,不蹚渾水的想法,拒絕了出兵出兵相助工人糾察隊的武裝起義。剩下的,就要看林陽,會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帶著部隊進城了。

3月21日夜裏八時許,滬上北郊的大場鎮,第31師師部內,林陽正坐在自己辦公室的桌子後麵,一絲不苟地閱讀著手中的書信,而在桌子前麵站著的,則是千辛萬苦跑來送信的工人祥子。

和第一師、第二師一樣,第31師來到大場鎮,並且駐紮在這裏也有些時間了。擁有前世記憶的林陽,自打紹興一戰結束後,因為清楚地知道再過不久,北伐軍進入滬上以後會發生什麼,所以心裏一直都平靜不下來,這種心情離滬上越近就越是如此。

其實,林陽早就已經有了打算,準備在不久之後滬上爆發的那件大事中,做出自己的一次嚐試。這一點,也是早在江西時就已經確定好的。不過,現在距離那件大事爆發,還有一段時間。

而對於眼前滬上爆發的武裝工人起義,林陽從始至終都是毫不擔心的,因為林陽雖然對此次起義的具體過程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但有一定卻可以肯定,那就是這次的武裝工人起義,工人糾察隊是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最終成功打敗了駐守在淞滬的直魯聯軍。

所以,當林陽看了譚教員來信,得知工人糾察隊在市區的閘北遇到了大麻煩時,林陽並沒有太過著急,反而是驚訝於譚教員竟然會從廣州來到滬上,而且還擔任了工人糾察隊的副指揮一職。

眼看林陽讀了半天求援信,卻半點反應都沒有,站在桌前的工人祥子是個急性子,所以不由得催促道:“林師長!這信你也看了,還是趕緊派兵幫幫我們吧!閘北那邊的北洋軍們,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衝出來了!”

聽了這話,林陽才抬起頭來,然後放下手中的書信笑道:“祥子是吧,你放心,關於派兵支援你們武裝起義一事,雖然不知道第一師薛師長和第二師的劉師長他們兩個對此是什麼態度,但我是完全同意的!這樣吧,你先出去等一下,我這就下達作戰命令!”

聞聽此言,祥子才在徐虎的帶領下離開了辦公室。實際上,在第31師內部,對於工人糾察隊今天在滬上市區打了一整天,而自己這些當兵的卻在城外按兵不動一事,很多人已經有了怨言。而其中話最多的,自然還是剛剛勉強能算得上是傷愈歸隊的張懷森了,按照張懷森的話來說,自己這些當兵的在城外按兵不動,看著人家老百姓在城內跟北洋軍拚死拚活的,這叫什麼事情。

而和林陽不同,林陽的傷是早已痊愈,當時慘不忍睹的右臂如今已經是完好如初了,而張懷森則是傷還沒完全好透徹,就急不可耐地回到崗位上。對於自己為什麼會痊愈如此之快,林陽沒少跟倪幕琴廢口舌解釋,但最終效果也不怎麼樣,畢竟林陽傷勢的恢複速度,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而林陽也隻能選擇暫時敷衍過去,讓倪幕琴完全相信自己編的那些說辭,已經是不可能了。

其實,就眼前的工人糾察隊武裝起義一事,林陽本打算順其自然,不出手改變什麼的,一切都留到不久之後,那場大事爆發之時再說。但現在工人糾察隊既然求援了,而且還是譚教員親自寫的信,林陽就改變了注意,打算出手幫工人糾察隊攻下閘北,哪怕會因此而為自己惹下一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