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東宮,雲集了朝廷中的精英分子,他們大多是翰林出身,且年紀不大,在官場中混的時間不長,相對比較簡單。但敏銳的徐階卻驚奇地發現,在這裏,似乎活躍著一個秘密的政治組織,成員彼此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係。
出於好奇,他結交了其中的兩個人,一個叫趙時春,另一個叫唐順之。
作為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階在擺資曆時,是很有點炫耀資本的。但如果翻開這兩個人的履曆就會發現,人外有人實在不是句空話。
趙時春,平涼人,十四歲中舉,嘉靖五年(1526)會試第一名,會元。
唐順之,武進人,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名,會元。
徐階之所以去接近他們,主要是出於好奇,因為他發現,這幫人的言談舉止十分奇特,不同於常人。但當他小心翼翼接觸對方的時候,才發覺這兩個人對他抱有同樣濃厚的興趣。
趙時春和唐順之熱情地接納了他,並很快成為了他的朋友。而隨著了解的深入,徐階吃驚地發現,他和這兩個人有著很多共同點,從處事原則到政治見解,竟然如此驚人的相似。很快,他們由朋友變成了同誌。
所謂同誌,是指誌同道合的人。
但在這種融洽的氣氛中,徐階的疑心卻越來越大,他的直覺告訴他,這種相似絕不是偶然的,在它的背後一定隱藏著什麼。
直到有一天,他聽到唐順之的那句話,才最終解開了這個疑惑。
“我是王畿的弟子。”
徐階笑了。很久以前,聶豹曾對他提過這個名字,他十分清楚地記得,王畿是王守仁的嫡傳弟子。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因為一個共同的身份走到了一起——王學門人。
“還有其他人嗎?”徐階終於明白,到底是什麼把這些不相幹的人聯係在一起。
“是的,還有很多人。”唐順之意味深長地答道。
就這樣,徐階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因為他們秉持著同一個信念,遵從同一個人的教誨。
參考消息
一腔熱血胡亂灑
趙時春為人忠勇,考試成績突出,又擁護徐階,可惜工作能力很成問題。當年他在山西任職時,常對別人說:“給我五千兵,保管滅了俺答!”後來瓦剌來犯,趙時春率軍迎敵,部下李淶勸他不要冒進,他答道:“敵人聽說我來了,肯定撒腿就跑,咱們不趕快追哪裏還有立功的機會?”結果一頭紮進包圍圈。李淶戰死,趙時春孤身一人逃回烽火台下,守城的兵士扔了根繩子把他吊上去,才免於戰死。念在他奮勇迎敵,朝廷也不好怪罪他什麼,但是這官卻不敢再給他做了。於是趙時春年紀輕輕就回家養老,在自怨自艾中度過了後半生。
這是一個特別的團體,將他們聚攏在一起的不是利益,而是一種共同的政治理念。
出人意料的是,後進的徐階卻很快成為了團體的領導者,經常組織大家搞活動(學習交流心學),這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因為按照輩分來算,唐順之才是真正的第三代嫡傳弟子,而徐階的老師聶豹並未正式拜師(自封的),論資排輩怎麼也輪不到徐階。
當時的東宮,雲集了朝廷中的精英分子,他們大多是翰林出身,且年紀不大,在官場中混的時間不長,相對比較簡單。但敏銳的徐階卻驚奇地發現,在這裏,似乎活躍著一個秘密的政治組織,成員彼此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係。
出於好奇,他結交了其中的兩個人,一個叫趙時春,另一個叫唐順之。
作為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階在擺資曆時,是很有點炫耀資本的。但如果翻開這兩個人的履曆就會發現,人外有人實在不是句空話。
趙時春,平涼人,十四歲中舉,嘉靖五年(1526)會試第一名,會元。
唐順之,武進人,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名,會元。
徐階之所以去接近他們,主要是出於好奇,因為他發現,這幫人的言談舉止十分奇特,不同於常人。但當他小心翼翼接觸對方的時候,才發覺這兩個人對他抱有同樣濃厚的興趣。
趙時春和唐順之熱情地接納了他,並很快成為了他的朋友。而隨著了解的深入,徐階吃驚地發現,他和這兩個人有著很多共同點,從處事原則到政治見解,竟然如此驚人的相似。很快,他們由朋友變成了同誌。
所謂同誌,是指誌同道合的人。
但在這種融洽的氣氛中,徐階的疑心卻越來越大,他的直覺告訴他,這種相似絕不是偶然的,在它的背後一定隱藏著什麼。
直到有一天,他聽到唐順之的那句話,才最終解開了這個疑惑。
“我是王畿的弟子。”
徐階笑了。很久以前,聶豹曾對他提過這個名字,他十分清楚地記得,王畿是王守仁的嫡傳弟子。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因為一個共同的身份走到了一起——王學門人。
“還有其他人嗎?”徐階終於明白,到底是什麼把這些不相幹的人聯係在一起。
“是的,還有很多人。”唐順之意味深長地答道。
就這樣,徐階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因為他們秉持著同一個信念,遵從同一個人的教誨。
參考消息
一腔熱血胡亂灑
趙時春為人忠勇,考試成績突出,又擁護徐階,可惜工作能力很成問題。當年他在山西任職時,常對別人說:“給我五千兵,保管滅了俺答!”後來瓦剌來犯,趙時春率軍迎敵,部下李淶勸他不要冒進,他答道:“敵人聽說我來了,肯定撒腿就跑,咱們不趕快追哪裏還有立功的機會?”結果一頭紮進包圍圈。李淶戰死,趙時春孤身一人逃回烽火台下,守城的兵士扔了根繩子把他吊上去,才免於戰死。念在他奮勇迎敵,朝廷也不好怪罪他什麼,但是這官卻不敢再給他做了。於是趙時春年紀輕輕就回家養老,在自怨自艾中度過了後半生。
這是一個特別的團體,將他們聚攏在一起的不是利益,而是一種共同的政治理念。
出人意料的是,後進的徐階卻很快成為了團體的領導者,經常組織大家搞活動(學習交流心學),這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因為按照輩分來算,唐順之才是真正的第三代嫡傳弟子,而徐階的老師聶豹並未正式拜師(自封的),論資排輩怎麼也輪不到徐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