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實是,三五年後,事業沒有小成,人生沒有小贏的人比比皆是,一不小心家底還不殷實,在一線城市買不起房。在大城市不被認可,在家鄉不被理解,麵對身份的模糊,心理防線是崩潰的。回到家鄉,請善待他們,多發些紅包吧。
所以經常有朋友和我說,你幹嗎這麼拚?我一般回答是:
第一,如果你說我拚,說明你還沒見過真正拚的人的狀態。看到他們,我覺得他們最起碼要買二十萬美金保額以上的重大疾病和人壽保險,因為估計用不了多少年,這筆錢就能派上用場。
第二,我已經不是剛大學畢業的小年輕了,再晚幾年,就要變成道貌岸然的中年人,肚腩隆起,油光滿麵。所以沒有多少青春可以揮霍和浪費,隻管體驗、不管未來的成長方式已經不屬於我了,試錯的成本已經大到決定命運了。
第三,選擇離開家鄉,去一座陌生的城市,意味著你失去了陪伴父母的時間,和大多數情況下,延遲了結婚生小孩的時間,而這些隱性的成本,才是最貴的。我們所有的努力,隻希望能早一天獲得財務上的相對自由,才能獲得時間自由,才能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家人,才能放心大膽地去結個婚生個娃。
不要和我談什麼急功近利,因為你無法體會我們的焦慮,我們在和時間賽跑。
家鄉的習俗,過完這年,我就虛歲三十了。俗話說,三十歲前認識世界,三十歲後認識自己。
但是,我驚恐地發現,自己前兩年離開體製,跨出自己世界的周長半徑,走向未知的廣闊天地的時候,才知道這個世界,比我想象中更寬闊,幾乎是重啟了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認識自己更是,今年發展還算可以,開始雇人,建團隊,社交不同的人群,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的不堪,性格上的短板,格局上的短視,和領袖氣質的壓根沒有。
雞湯界有一著名金句,說要勇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這句話還真是對的,因為在舒適圈內,你真把自己當那麼回事兒的,出來後,你一定會知道原來自己是多麼失敗。想起以前自己在人前高談闊論時,有些閱曆豐富的人,坐你麵前,眼神善意,意味深長的,笑而不語。當時覺得他們笑容很詭異,現在想來,背後一身冷汗。
還有一點,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我們永遠都在重新歸零,重新認知。
我相信,再過幾年甚至幾十年,大家再回過頭來看中國現在這幾年的變化,會定位說,嗯,這是偉大的年代。網上有一個帖子,對比五年前的世界和現在的世界,變化之大,難以想象,幾乎兩個時代。而未來五年,我相信這個速度一點都不會慢。摧枯拉朽,成批的死去,成批的興起。在大城市打拚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幸運的,因為我們不是被感知,而是主動地在體驗、吸收,甚至參與改變和創造著新的世界。
但現實是,三五年後,事業沒有小成,人生沒有小贏的人比比皆是,一不小心家底還不殷實,在一線城市買不起房。在大城市不被認可,在家鄉不被理解,麵對身份的模糊,心理防線是崩潰的。回到家鄉,請善待他們,多發些紅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