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皇後娘娘今天差人選來了一些水果和蓮蓬,都很新鮮,您要不要嚐一點?”
“皇後送東西來?”她疑問。
在世人眼中,鳳朝皇後是個識大體、懂人情世故又溫婉賢散的後宮女主,平日也算對她有照顧,隻是自從上次為了鳳皇要納她為妃,兩人唇槍舌劍幾句後,皇後對她也該是像對情敵一樣了。這麼多日的冷淡後忽然又來送東西,是想傳達什麼意思?
“那……替我找株開得好的花,裝在花盆裏回送給皇後。”她對皇後沒有好感也沒有厭惡,不想和任何人為敵,隻好和皇後保持表麵的發好。
其實,她大可不去參加女兒節,這樣就免去成為眾人焦點的可能性,但是……“女兒節”這詞聽來多麼動人,會有多少姑娘在這天以最美的姿態出現呢?湖邊的景色又是多麼美,每年她都能聽到無數的讚美和驚歎……
她雖然看不見,但很享受於去聽取,美麗的聲音和言詞在她心裏都是有顏色的,旁人看不到的顏色。
因為別人都是用眼睛去分辨色彩,隻有她,是聽。
女兒節很快就到了,被眾妃嬪如舊簇擁的皇後燕玫,今日心侍卻有些蕭瑟,因為這一個月來,鳳皇對她始終冷淡,無論她怎麼示好,他都不假辭色。
以前的鳳皇不會這樣的,不管他是迷上了哪個女人還是寵幸哪個妃子,都不會對她這個皇後有何冷落。她嫁給他已經快十年,十年的夫妻情分就算不是愛,也是情,是如手足般不能輕易斬斷的。
鳳皇向來誇讚她是個賢內助、是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為何會突然在一夜間變了臉?
是因為玉真嗎?一切似乎都是從玉真要被納娶之後改變的,可是這一個月裏,他不是沒有再提這件事了?或許是他在玉真那裏碰了打子,才一直生悶氣?
“有誰看見玉真公主了嗎?”她環顧四周問道。
“好像看她一個人坐在湖那邊。娘娘知道的,公主一向不合群。”素妃用手一指遠處,那裏燈火最暗,連有沒有人影都看不清楚。
“陛下還沒有來吧?”她今天一整日都還沒有看到他。
內宮總管一直站在她身後,此時躬身笑道:“陛下今天在見從大氏國來的使節,好像就國境問題又有,六宮都有大人被召進宮中商議此事了,陛下大概要晚點才能過來。”
皇後鬆了口氣,他總算不是和玉真在一起。
正文 第3章(2)
玉真獨自一人坐在湖邊,這塊大青石她再熟悉不過。從她的玉真宮走到這裏直走二百一十三步、向東轉一百七十九步,再邁過兩個台階伸手一摸,就可以摸到它。
每年響,這裏是皇宮最陰涼的地方,前麵不遠處有個假山,恰好能將她的身形遮擋得密密實實,不是特意來找她的人根本不會立刻發現她,而那些從這裏飄過的人聲,她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聽說了吧?前一陣陛下忽然要娶玉真公主。”
不知是哪位宮女還是臣子家眷路過,她果然又成了人們口中的話題。
“你說屍前一陣日,是說陛下現在改變心意了?”
“不清楚,但都這麼久了遲退沒下旨,應該是沒了吧。是不是誤傳?陛下能看上那女人什麼?”
“美貌啊,除了美貌她現在還有什麼?德勝王爺死了那麼久,王爺家的親戚沒有一個在朝中能說得上話。王爺府的錢財說是隨她一起入了宮,誰知是不是入了國庫?她一個無權無勢的孤女敢和陛下素要嗎?要的話,陛下會給嗎?”
說的好,原來旁人早將她的悲慘境遇分析得如此透徹,而這些事,她卻是十歲之後才知曉,果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玉真微微一笑,彎下腰摸到一塊小石子,順手丟在旁邊的湖裏。她聽說如果會丟,石頭可以在水麵上連跳幾下後才沉底。她很好奇,這是一種法術嗎?
她曾請鳳疏桐為她演示過,不知他是不是用了法術,但她的確清晰地聽到一連七聲石子撞擊水麵的聲響,自此後她便對這項“技藝”崇拜得不得了,可惜自己偷練過幾次,卻怎麼也練不成這個本事。
“看得見就好了……好歹知道該用多大的力才不會將石頭一下子丟到水底。”她自己找樂子,口中還念念有詞。
驀然間,湖水突然有漣漪波動的聲響,起初她以為自己聽錯了,而後又側耳傾聽,竟覺得那聲音越來越近、越來越響……
“一顆小石子也能有這樣大的反應?”
她還在納悶,原本平靜的湖水突然像是被什麼從湖底炸開,的水柱衝天而起,撲向了湖邊的她。
聽到聲音看向這邊的人,都嚇得大叫起來,但人人又都被驚得呆住,既不解水柱從何而起,也不知道該如何救人。
無數水珠撲濺到玉真臉上,她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但也知道必然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