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裏也有恨。我九斤的兒子,大夫居然估重七斤,在恥骨聯合分離嚴重的情況下,還要推去順產,催產素都上了,羊水也破了,最後還是推上樓去給剖出來。然後是剖腹產後按壓子宮——記得我是撕心裂肺狂嚎一通,哭著求護士:“求求你不要碰我!求你了求你了!”再往後就是產後半個月,我的左腿都是殘廢的,上廁所都要坐輪椅。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No,no,no!產後疼痛接著就來了。五博士至今半拉肩背都廢掉了,我是各大關節僵硬和腕管炎。感覺很奇妙,自己就像小叮當,沒有手指可以用,最奇妙的是連智能手機滑多了食指都疼,逼不得已舉一根中指在屏上戳來戳去,很不成個體統。低頭喂奶頸椎疼的,韌帶鬆弛關節疼的,產後刀口疼的,孩子長牙咬破了繼續喂奶的,產後風頭疼的。據說,產婦第一痛是乳腺炎,疼到要發燒停奶打吊瓶,疼得人談奶變色心有餘悸。所有疼痛就像各路妖怪攔住去路要吃你的肉,而你也沒有孫猴子去搬救兵。你知道日子向前,時間總會解決一切問題,大不了這疼跟你一輩子罷了。可是,它總是一種疼痛,總會在某一時刻折磨得你寢食難安。
這不是邀功,不是抱怨,不是發泄,這是事實。疼痛是最大的事實。當然了,在人麵前談疼痛是不禮貌的。最初我下決心要寫一下這疼痛時,幾個媽媽都說:對!讓男人知道一下,不是像電視劇裏幹號幾聲那麼簡單,讓他們知道要心疼女性。可是我的想法不是這樣,疼痛是不可分享的,就算對方體貼你,這疼依然在你身上,而且在男人身上找安慰的做法我也不確定是否有效。
我的想法是,因為疼痛是無形的,社會習俗又要求避而不談,那客觀的結果就是,看上去這些疼痛仿佛從來沒有發生過,因此也就不存在。但它們明明就在,時時刻刻,毋庸置疑。否認它們的存在是不對的,我要把它們寫下來——當然如果客觀上能給未孕待產的姑娘們一個提前“亮”,就更好了:姑娘們,這就是孕育生命的過程,充滿了各種未知的、突如其來的、不可擺脫的疼痛。你需要做好心理準備,知道如何預防、應對和治療。要知道珍重身體,尊重科學,要向疼痛學習,學習它孤獨、堅韌和持久。而那些產後最大的困擾是胸部下垂和變胖的姑娘們,你們是幸運的,這說明沒有更大的疼痛在困擾你,這一點很值得慶幸。至於妊娠紋,哦,戰士的疤痕是一種榮耀,所以我不認為妊娠紋算哪一種遺憾,尤其考慮到那是因為給這世界帶來一個嶄新的小生命而來的。
為什麼要生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卸載某一軟件時,不但會出現“確定卸載嗎”這樣的恐嚇性按鈕,最末還會彈出“卸載此軟件的原因”的勾選欄。當然也可以不選,直接關掉。但我總是比較好奇,要看看都有哪些選項。
而“其他原因”這個選項最引人遐思。我總設想自己是軟件工程師,不時會收到卸載通知,而“其他”這一欄因其五花八門而格外有趣,比如:此軟件導致本宮屢遭雷劈,用後三圍失調,今天吃了生米飯用以泄憤,此軟件與家父八字不合等等諸如此類。
從懷孕到現在,我不停地在各個場合——診室、B超室、產房、孕產群和新媽媽聚居區——聽到這樣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生啊?!(請自行想象表情語氣)那麼,如果有人列出一個勾選欄:“你為什麼生孩子?”可以預測一下會出現什麼樣的選項。
號稱:孩子是上天的恩賜。
號稱: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號稱:婆婆想抱孫子了。
號稱:我最愛孩子了。
號稱:孩子是夫妻的紐帶。
號稱:年紀到了,再不生就生不出來了。
號稱:為什麼不呢?
號稱:孩子是生命的延續。
號稱:受不了一男一女麵對麵的無聊。
號稱:不生老了沒人養。
如果這是一部電影,上述理由堪稱平庸,由於缺乏戲劇性而無法滿足製造矛盾衝突這一基本要求。你畢恭畢敬交上去的劇本,不出五秒就會被摔回臉上:新奇!要新奇!這時候,你就非常需要“其他原因”這個按鈕了,我們來看看劇本裏都有什麼新奇的生孩子原因。
就以“多、快、好、省”為指標來衡量的話,清宮劇裏生孩子講究一個“快”字。即便不幸天賜格格,其母至少十集內無冷宮之虞;倘若編劇開天恩給寫個男丁,那麼作為母親除非為賤人所害,否則立儲大戰戲份多多;而那些不能生孩子的,屬於業務不精,領導想提拔也很為難。
商業劇裏生孩子則要求“多”,最好兩年生三胎,一胎生五個,人多勢眾,走在一起黑壓壓的,在繼承或爭奪遺產的高潮情節中形成群體,很能襯托大家族的場麵感。
複仇劇裏必然是以“好”為要,否則複仇大業難成,而同時必須“省”,滿門抄斬,單逃掉個獨苗,才顯得複仇之悲涼激越。趙氏就是一個孤兒,哈姆雷特也是獨子,倘或一門剩下八百多兄弟,成日裏吃酒啖肉互吹互擂,就顯得複仇這事相當不嚴肅。
到了家庭倫理劇裏,孩子一旦降生,必然麵臨七災八難,不是豪門之後流落民間,就是有狸貓換太子的陰謀烏龍。孩子不停地被錯抱、遺棄、排擠、領養、虐待、爭奪和詛咒,身上被不停地留下各種匪夷所思的胎記和信物:沾滿淚水的信劄,斷成兩截的玉佩,丟失鑰匙的金鎖,繡著名字的繈褓……總之,小演員完全不知道編劇為什麼非要置他於死地而後快。連小三扶正的撒手鐧都是:我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