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一起進入一家公司工作,同樣是年輕有為,精力旺盛,唯一不同的是一個是農村的,一個是在城裏長大的。一開始兩人都很賣力地工作,也都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慢慢地,來自農村的甲發現自己的工作量在不斷地增長,相比之下,城裏長大的乙卻每天都輕鬆自在。
原來,辦公室主任把本來屬於乙的工作分配給了甲。聽同事說,乙是有關係的,他的父親和辦公室主任是老相識。知道他們有這樣一層關係,甲雖然心裏很不爽,卻毫無辦法,還是要完成主任分配的工作。
可是後來,這種做法越來越變本加厲,乙的工作基本上全落到了甲的身上。甲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是加班到半夜才回去,而乙卻是自由自在,上班報個到,就無影蹤了。身體上的疲勞以及心理上的壓抑讓甲終於忍受不了了,他請了假,回到老家,把自己準備辭職的事跟家人說了。在地頭上抽煙的父親聽完甲對工作不順心的抱怨後說道:“這是好事啊!你怎麼還不想幹了呢?”“好事?我整天累死累活的,又不多一分錢,我憑什麼啊!”甲的情緒很激動。
這時候,父親撿了兩棵草,用力地扔出一棵,草落在了甲的腳下,然後父親又找了塊石頭,把草纏在石頭上,隨手一扔,就飛出了很遠。“孩子,明白了嗎?”父親一臉淡然地看著兒子,“人生隻有不斷地給自己施壓,才能走得更遠,你一個人幹兩個人的工作,而且完成得很好,不正說明了你比別人優秀嗎?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聽了父親的話,甲瞬間釋然,當天就回到了公司繼續上班,不再叫苦,也不再抱怨。不久之後,公司內部進行人事調整,乙不知所蹤,甲則因為能力出眾,取代了主任的位置。
不經曆風雨怎能看到彩虹,沒有付出是不可能有收獲的,沒有磨煉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如果我們隻會抱怨社會的不公,人世的險惡,就會變得越來越狹隘,繼而就會不思進取,甚至是同流合汙,毀了自己的前程,毀了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有些人,害怕吃苦,吃一點苦,受一點累,就受不了了,早早地放棄了。如果隻圖安逸,吃完就睡,睡醒就玩,玩累了就休息,浪費了本該有所作為的青春年華,這樣的生存狀態跟大自然中其他的生物有什麼區別呢?
英國哲學家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說道:“文明人與野蠻人的主要區別在於眼光更長遠……眼光長遠是理性的,但也是苦悶的,因為美好永遠在將來,當下永遠有苦難。”人類從發展之初,就知道隻有努力才會換來收獲。這個觀念一直沒有變,這就是我們說的真理。
真理告訴我們,要想獲得更美好的事物,要想取得更輝煌的成就,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就隻有奮力拚搏,不斷進取,而那些追求安逸,舒適生活的人永遠也不會取得最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