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繼續說下去!”她說。
“我現在麵臨兩個選擇,一個是現在就出手破壞掉他的陰謀,另一個就是坐等他們出擊,我然後進行反擊,將他的陰謀戳穿,但是,這兩個選擇皆有利弊,我現在處於憂鬱狀態,一時把握不準到底該在何時出手,一時不知道該采取哪一種時機出手……我想啊,要是你遇到這種事情,你該怎麼辦?”我努力把握住用詞,盡量說得明白而又不用告訴她事情的真相。
“哦……是這樣……有人在算計你和你的朋友。”她停頓了片刻,然後說:“能說的再具體些嗎,比如事情的具體內容和形式。”
“我隻能說這麼多了……對不起。”我說。
“嗬嗬……需要對我保密啊……”她笑了。
“嗬嗬……請你原諒,真的隻能說這麼多了!”我也笑了。
“哼,對我還保留一手啊……不夠哥們意思。”她又說。
“嘎。”我幹笑一下,心裏有些不安,卻又無可奈何。
“好了,不為難你了,我就隔著葫蘆猜瓜給你診治下吧。”她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根據你剛才說的情況,我想啊……”
“你想什麼?”我迫不及待地說。
“我想啊……”她說:“我以為,處理問題有這樣一個原則……事後控製不如事中控製,事中控製不如事前控製……聽你剛才說的情況,似乎已經不是事前了,已經過了事前的階段,進入事中階段了,既如此,那麼,應該現在控製和解決,不要等到事後或者事情爆發。”
“哦……”我覺得心中一亮:“說說你的道理。”
“這麼著吧,我給你講個故事。”她說:“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魏文候曾經問神醫扁鵲:‘聽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那麼誰的醫術最好呢?’扁鵲答道:‘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其次,我的醫術在三人當中是最差的’,魏王不解,因為當時扁鵲的醫術在各國幾乎無人不知,而他的兩位哥哥則幾乎無人知曉。
“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還不覺得身體有大病,大哥開出藥方,隻要一兩副藥,就能鏟除病謗,但是病人並不知道一場大病已經在萌芽期被治愈,這使得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隻是在我們家中,大哥被推崇備至,因為我們知道他的醫術最高超。
“我的二哥治病,擅長在病人病情初起之時發現並診治,藥到病除。但是,因為此時症狀還不嚴重,給病人的感覺不像是大病,這使得人們都認為二哥隻是擅長治療小病的醫生。
“而我治病,往往是在病人病情十分嚴重之時,即將病入膏肓,痛苦萬分的時候。此時,我給他們把病治好,他們覺得我醫術最高,所以我名聞天下。但是,真正高明的醫術是在病人的病情剛剛發作的苗頭時就將其鏟除。”
聽完這個故事,我心中一振:“哦……說的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