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0章 許多的血腥(2 / 2)

“哦……”我看著秋桐:“都買什麼物品走訪?”

“購物卡!”秋桐說:“這是老規矩,每到節前,集團各部門都要安排走訪。”

“哦……拿公家的錢送禮!”我說。

“應該說是拿公家的錢互相送禮!市直各單位都是如此,老規矩了。”秋桐說:“我們還隻是走訪客戶,還隻是送麵值三千兩千的購物卡,集團領導也是要走訪的,要到市裏高層走訪的,要到省裏甚至北京去走訪的,那送的東西可就價值高了……

“說白了,其實就是拿公家的錢往個人腰包裏塞,為個人謀取人情和麵子,為個人謀取利益……這年頭,大家都習以為常了……春節前,領導都在忙什麼?還不是忙著給上級送禮。”

“腐敗!”我嘴裏噴出一股酒氣。

“嗬嗬,你可以這麼說,但其實你還可以這樣理解:“秋桐笑笑說:“所謂的禮,實質上是一種等級秩序。等級秩序的實質又是等級福利,也就是什麼身份的人可以享受什麼樣的福利,絕對不能混淆。這種福利體現在官場的方方麵麵,下級要給上級送禮,這是一種秩序,這種秩序的本質是上級享有某種福利,這種福利包括物質性的利,比如禮品、禮金,也包括精神性的福,比如尊敬。”

“憑什麼上級就可以能夠享有這些福利?”我憤憤不平地說。

“自然是因為上級手裏有權力,而權力是一種能夠影響他人福利的能力。影響的方式是減少或增加,減少他人福利是合法傷害權,增加他人福利是合理賜權”。上級對於下級來說,正是因為擁有這兩種權力,所以下級不得不送禮,無論是情願的,還是不情願的,是主動 的,還是被動的。

“在傳統政治中,上級擁有對下級的支配權,下級的福利基本上由上級的意誌所決定,上級可以包庇下級,也可以找理由懲治下級。由於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每個人都追求所謂福利的最大化,為了避免個人福利損失,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上級的福利--送禮是一種方式,巴結奉承也是一種方式,兩者的區別僅僅在於前者是物質性的,後者是精神性的。”

我不由點了點頭:“嗯……有一定的道理。”

“送禮作為政治,它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下級向上級送禮,上級還有上級,這樣禮物就一層一層地向上傳遞,最終在整個官場內部形成了按權力大小享有禮物、禮銀的分配格局。這就是說,每一級下屬都要向上級送禮,上級在得到禮之後又再送給上級,就這樣這些銀子從縣裏流到市裏,又從市裏流到省裏,再從省裏流向北京。就整個官場來說,這是一個按權力大小分享福利的格局,是對一部分非正當社會財富按照權力大小進行的再分配機製。這,大概才是送禮的真義。”秋桐又說。

“你對這個研究地倒是挺透徹!”我不由傻傻地笑起來。

“這個根本就不需要研究,見得多了,自然就知道了。”秋桐說。

“既然各級官吏在送禮政治中都得到了好處,增加了個人福利,那麼福利受損失的又是誰?”我說。

“說到底,是國家,是納稅人,是老百姓!”秋桐說:“說句實話,公款送禮就是以權謀私,是一種隱性腐敗,而且這種隱性腐敗越來越呈顯性化態勢,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名義上是公對公,實則被一些人打著公家的旗號用以謀私,借走動之機,慷公家之慨,撈取私利。與其說是送禮給領導,不如說是送給領導手中的權力。究竟收禮人和送禮人之間是何等的情義?不言自明,主要還在於權力與利益的驅動。”

“你明明知道是腐敗,那你還要送!”我晃晃腦袋說。

秋桐笑了:“我們是送給客戶的,是生意上的正常走動,我們不是送給上級領導的,領導那邊,不需要我們操心,當然,我們也沒那個操心的資格……你以前自己做老板的時候,逢年過節,不會不去走動看看客戶吧?”

我點點頭:“這倒也是……海珠那邊我要提醒她一下,必要的客戶年前是要走動走動的……聯絡聯絡感情。”

“嗯……對,客戶是必須要經常走動的。”秋桐點了點頭,接著說:“看來,海珠的病是非要隻好不可的了,當然,我相信一定會治好的……那晚在你家,你媽的那些話,我聽了都好有壓力,幸虧海珠沒聽到,不然,她的心理負擔更會加重。”

聽到這裏,我突然猛地想起一件事,想起那晚在丹東和秋桐的酒後一夜,心不由突突跳了起來。

“秋桐……我……我想問你個問題!”我結結巴巴地說。

“什麼問題啊,你問吧!”秋桐有些奇怪地看著我。

“你……你……你每個月幾號來月經?”借著酒意,我鼓足勇氣說。

“你……你……”秋桐頓時麵紅耳赤,呼吸急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