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行人啟程回了禹州。

這時候,已經進入十二月了。

封後大典,定在十二月十二日。

大典前一天,李元睿派官員祭了天地,自己又親自到太廟祭祀行禮。

大典當天早上天沒亮,魏瑜就被書香和雪青強製從床上挖出來,好一番折騰,穿戴好了皇後的正式裝束。

重五斤二兩的九龍四鳳冠,從內單、中單、蔽膝、到大綬、小綬,再到最外麵的深青與明黃為主色調的彩織雲龍紋翟衣。

皇後是這世上最尊貴的女子,所以這件翟衣也著實“尊貴”。

首先,須由禮部量了尺寸,經內務府審閱後連同批準件送發金陵、蘇州、杭州三處織造司分織。金陵織造負責彩織錦緞,蘇州負責織造綾、綢、錦緞、紗、羅、緙絲、刺繡,杭州織造處則織造袍服、絲綾、杭綢等。

三織造織成匹料後再送交裁作、繡作、衣作,刺繡由最頂級的畫工設計彩色小樣,經審後,按成品尺寸放大著色發交內務府和江南織造衙門所屬的繡作進行生產。如此完成後,再走水路進禹州。

鳳舉 第1160章 封後大典

這期間,用到繡工近500人,繡金工40餘人,畫樣過粉10餘人,合計近千人。

這樣一件衣服,魏瑜穿戴好了以後,就隻有眼珠子能動了。

“皇後娘娘,很重嗎?”雪青在旁邊頗為擔心地問。

“……還好。”魏瑜走了幾步,喲嗬,好有感覺的樣子。

“皇後娘娘簡直是太美了!”桔梗穿著一等宮女的衣服,在旁一臉花癡地說。“皇上見了肯定移不開眼去。”

皇後至少要有四個一等宮女,魏瑜提了桔梗上來,加上雪蓮,也就齊全了。

“咳咳……”魏瑜咳嗽了一聲,說:“吉時快到了,走吧!”

皇後儀駕已經陳設於宮階下,魏瑜乘著儀駕,來到了金鑾殿。

冊封皇後這一天,她可以堂堂正正地站在金鑾殿上。

禮儀隊,樂隊都已經就緒,百官列兩旁,魏瑜在四個一等宮女的牽引下,從正門款款走進了金鑾殿。

百官整整齊齊麵向皇帝站著,不能回頭。

包括歸來之後,重傷尚未痊愈的譚桓。

因為今天有他的封賞,所以,盡管並未痊愈,他也奉旨來到了朝堂之上。

聽聞皇後娘娘是位神醫,驚才絕豔,後宮獨寵。不知是一位怎樣的佳人?譚桓心想。

無論怎樣,應該……都不及她。

眼前浮現那個在倭國被他弄得灰頭土臉的小人兒,譚桓嘴角微彎。

皇上答應過,隻要能破了倭國,他可以隨便提要求。

他的要求……早就在腦海裏徘徊過很多次了,他想求娶十公主李昭玉……

走到禦座前方,魏瑜抬頭看向李元睿,他坐在金鑾殿最尊貴的位置,眼神深深地看著她。

魚兒衝他露出個端方的笑容。

李元睿極為難得地,竟也對她露出個笑容來。

原來,他的魚兒裝扮起來,竟是如此明豔不可方物……

“跪!”張九福手裏拿著聖旨,站在龍座下的台階上唱諾道。

魏瑜為首,跪下。

文武百官也跪下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貴妃魏瑜,皇帝嫡妻,聰慧淑德、嫻雅端莊,著,冊封為後,六宮表率,為天下之母儀。內馭後宮諸嬪,以興宗室;外輔朕躬,以明法度、以近賢臣。使四海同遵王化,萬方共仰皇朝。欽此。”

張九福念完,說道:“皇後上前三步。”

“謝皇上!”魏瑜起身,向前走了三步,正好走到台階前。

李元睿步下台階,親手將聖旨、金冊、金印授予魏瑜。

魏瑜接了以後,分別給雪青、雪蓮和桔梗捧著。然後自己跪下,行三拜九叩之大禮。

隨著張九福喊:“禮成”,魏瑜步上丹墀(台階上的空地),與李元睿並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