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護理學基礎(五)(1 / 3)

答:收縮壓12.0-18.5kPa(90-139mmHg);舒張壓8.0-11.8kPa(60-89mmHg);脈壓差4.0~5.3kPa(30~40mmHg)。WHO規定成人應以動脈搏動音消失作為判斷舒張壓的標準。

177.影響血壓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每搏排出量的多少影響收縮壓的高低。②心率主要影響舒張壓。③外周阻力的大小主要反映舒張壓的高低。④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彈性。⑤循環血量與血管容量。

178.血管外周阻力的增加對血壓有何影響?

答:如果心輸出量不變而外周阻力加大,則心舒張期內血液向外周流動的速度減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動脈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張壓升高。在心收縮期,由於動脈血壓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收縮壓的升高不如舒張壓的升高明顯,脈壓也就相應減少。反之,當外周阻力減少時,舒張壓的降低比收縮壓的降低明顯,故脈壓加大。

179.血壓生理性變動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答:①年齡:血壓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收縮壓的升高比舒張壓的升高更明顯。②性別: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壓低於男性,在更年期後,血壓升高,差別較小。③晝夜和睡眠:傍晚高於清晨;睡眠不佳血壓可稍升高。④環境:寒冷血壓稍高,高溫血壓稍降。⑤體型:高大肥胖者血壓較高。⑥體位:立位>坐位>臥位。⑦身體不同部位:一般右上肢高於左上肢1.3~2.7kPa(10~20mmHg);下肢高於上肢2.7~5.3kPa(20~40mmHg)。⑧其他:情緒緊張、興奮、運動、吸煙可使血壓升高。飲酒、攝鹽過多、服用藥物也有影響。

180.用同一血壓計分別測不同部位的血壓數值有何不同?為什麼?

答:右上肢高於左上肢血壓:其原因是右側肱動脈來自主動脈弓的第一大分支無名動脈,而左側肱動脈來自主動脈的第三大分支左鎖骨下動脈,由於能量消耗,右側上肢血壓比左側上肢血壓高1.3~2.7kPa(10~20mmHg),下肢血壓高於上肢2.7~5.3kPa(20-40mmHg),其原因與股動脈的管徑較肱動脈粗、血流量大有關。

181.成人血壓計袖帶的寬窄和長度是多少?袖帶太寬或太窄對血壓有何影響?

答:袖帶寬度為13~15cm,其長度為30~35cm。袖帶太寬測量值偏低;袖帶太窄測量值偏高。

182.患者應采取什麼體位測量血壓?為什麼?

答:①坐位:血壓計平第4肋;臥位:血壓計平腋中線;保持手臂位置(肱動脈)與心髒同一水平。②肱動脈高於心髒水平,測量值偏低;肱動脈低於心髒水平,測量值偏高。

答:收縮壓12.0-18.5kPa(90-139mmHg);舒張壓8.0-11.8kPa(60-89mmHg);脈壓差4.0~5.3kPa(30~40mmHg)。WHO規定成人應以動脈搏動音消失作為判斷舒張壓的標準。

177.影響血壓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每搏排出量的多少影響收縮壓的高低。②心率主要影響舒張壓。③外周阻力的大小主要反映舒張壓的高低。④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彈性。⑤循環血量與血管容量。

178.血管外周阻力的增加對血壓有何影響?

答:如果心輸出量不變而外周阻力加大,則心舒張期內血液向外周流動的速度減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動脈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張壓升高。在心收縮期,由於動脈血壓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收縮壓的升高不如舒張壓的升高明顯,脈壓也就相應減少。反之,當外周阻力減少時,舒張壓的降低比收縮壓的降低明顯,故脈壓加大。

179.血壓生理性變動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答:①年齡:血壓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收縮壓的升高比舒張壓的升高更明顯。②性別: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壓低於男性,在更年期後,血壓升高,差別較小。③晝夜和睡眠:傍晚高於清晨;睡眠不佳血壓可稍升高。④環境:寒冷血壓稍高,高溫血壓稍降。⑤體型:高大肥胖者血壓較高。⑥體位:立位>坐位>臥位。⑦身體不同部位:一般右上肢高於左上肢1.3~2.7kPa(10~20mmHg);下肢高於上肢2.7~5.3kPa(20~40mmHg)。⑧其他:情緒緊張、興奮、運動、吸煙可使血壓升高。飲酒、攝鹽過多、服用藥物也有影響。

180.用同一血壓計分別測不同部位的血壓數值有何不同?為什麼?

答:右上肢高於左上肢血壓:其原因是右側肱動脈來自主動脈弓的第一大分支無名動脈,而左側肱動脈來自主動脈的第三大分支左鎖骨下動脈,由於能量消耗,右側上肢血壓比左側上肢血壓高1.3~2.7kPa(10~20mmHg),下肢血壓高於上肢2.7~5.3kPa(20-40mmHg),其原因與股動脈的管徑較肱動脈粗、血流量大有關。

181.成人血壓計袖帶的寬窄和長度是多少?袖帶太寬或太窄對血壓有何影響?

答:袖帶寬度為13~15cm,其長度為30~35cm。袖帶太寬測量值偏低;袖帶太窄測量值偏高。

182.患者應采取什麼體位測量血壓?為什麼?

答:①坐位:血壓計平第4肋;臥位:血壓計平腋中線;保持手臂位置(肱動脈)與心髒同一水平。②肱動脈高於心髒水平,測量值偏低;肱動脈低於心髒水平,測量值偏高。

183.測量血壓時要做到哪四定?為什麼?

答:四定是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因血壓有正常的生理變化,做到四定有利於測量的準確性和對照的可比性。

184.體位對血壓有何影響?

答:立體血壓高於坐位血壓,坐位血壓高於臥位血壓。

185.如果需要重測血壓,應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