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1 / 3)

豆漿。”

一時間魏雲音心底裏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暖意,手隔著油紙包感到暖意,遠遠望一眼從東方升起的紅日,她笑了笑走在前麵,“走著,快點,兩個小東西肯定餓壞了。”

“嗯。”

作者有話要說:

☆、矯詔(1)

回宅子裏魏雲音便去洗了睡下,沒睡多一會兒,就聽見院子裏一片喧嘩,起身來問。

外間的丫鬟過來伺候梳洗,一邊回她,“殿下回來了,在前麵廳裏說話,叫將軍過去。”

這才睡了沒一個時辰,魏雲音猶自困著,讓人打整幹淨穿了鞋去前廳,韶容已在廳裏坐著,同青州知府劉安慶說話。

見她站在門口並不進去,就招手讓她過去,魏雲音還披著外袍,裏頭穿著件長衫,鬆垮垮係著腰帶,本以為就韶容一個,這會兒見有別人,免不得有點尷尬,把外袍解開又重新係過,整好衣才走進去。

小廝立刻過來奉茶。

劉安慶也恭敬地對她行了個禮,魏雲音擺擺手,“大人不必客氣,吃住都在大人的地盤,多有叨擾,還要給大人道謝。”

劉安慶滿麵堆笑,“大將軍在南楚打那仗可讓咱西陌人揚眉吐氣,否則我青州百姓也得不了安寧,年年米糧還要分兩頭送,此戰起碼保百年的平安……”

“朝廷用兵,為民是應當,不必再提。”魏雲音說著便低頭喝茶。

劉安慶來本是找韶容問其餘五地消息的,畢竟六地現隻有青州孤立無援,若是成不了事,別說烏紗帽,他全部身家就都押錯了寶。

韶容聽他問起,便道,“江州與豐州已派人在來路上,另三地也有書信來往。”他做了個眼色,一旁侍立的下人就取來裝信的匣子。

劉安慶一一拿出來看了,稍放下些心,魏雲音心不在焉地望著堂前,見兩隻燕子在院子裏打架,果然是南方,這時節北地還沒燕子。她負手走到門外,身後韶容與劉安慶說話的聲音漸聽不見。

等劉安慶出來往外走,又對著她一禮,魏雲音笑答過,也便不客套讓他走了。

韶容才叫人過來擺飯在前廳裏,兩人坐著吃飯,魏雲音忽然想起一事來,問他,“表哥,京城那頭來消息了嗎?”

韶容喝口粥,說,“父皇駕崩的消息傳遍各州,新帝登基,從四品以上官員得進宮觀禮,等人到齊,怎麼也得是正月底了。”

魏雲音若有所思地嗯了聲。知府是從四品,那就是各地的知府都得進京去,韶武等於還是給了這六地一個辯白的機會。沒一會兒,魏雲音又想起一事來,“青州有個刻印的孫家,不知道現在還在城中沒,表哥你派幾個人給我,我好去打聽。”

韶容停了筷子問她,“怎麼想起來孫家了?”

“開國的璽印不是在孫家刻的嗎,你這兒也總得有幾方印傳令,否則沒個憑據,私印隻是個權宜。”

韶容說,“前些日子已經派人去找過了,也給我刻了印,回頭拿給你看看。”

魏雲音哦了聲,又說,“我想親自去趟孫家。”

韶容看她一眼,“你想讓孫家給你刻什麼?”

魏雲音往四周看看,伺候吃飯的下人都打發在門口守著,她壓低了聲音對韶容說,“刻如今宮中的玉璽。”

“做什麼用?”

“矯詔。”

猛然間一筷頭落在魏雲音腦門上,韶容打得極輕,“這事兒你也想得出!”

魏雲音摸摸頭,低著眉眼吃菜,語氣卻越發無賴,“反正是我去做,六地的人來了總要讓他們心服口服。”

“父皇不是寫了詔書傳位給你,咱們才是名正言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