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聲拉長的汽笛落下後,碩大的船體終於靜止,“信濃丸”號穩穩當當地靠泊在碼頭邊。客梯搭好,旅客們排成數列,開始擁擠著下船。碼頭上的人群頓時騷動起來,紛紛擠向客梯口,有看見親友的,老遠就叫喊起了名字。
杜心五的眼睛隨著人群動了起來。他的目光掃上客梯,接著從甲板的中段遊移至左側,又從左側遊移至右側,如此往返了三遍,卻始終未發現孫文的身影。別說孫文了,就連隨行的王潤生、宮崎滔天等人,他也沒瞧見一個。
就在這時,身後忽然響開了刺耳的呐喊聲!
那幫安靜了好一陣子的保皇派學生,此刻突然間群情憤激,鼓噪而起。碼頭上人聲鼎沸,這陣呐喊雖然響亮刺耳,卻最終不免淹沒在喧囂之中。杜心五隻隱約聽見了“逆黨”“叛賊”等詞。這類不雅之詞,罵的自然是孫文了。
杜心五懶得理會這幫鬧事的學生。他收回目光,繼續在旅客中搜尋。“莫非在船上出了事?”始終不見孫文等人出現,杜心五的心不由往下沉,一股不祥之感在心頭彌漫開來。
站在一旁的胡客,此時卻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處。
雖然聽杜心五描述過孫文的大致樣貌,但到底沒見過真容,是以胡客沒有搜尋孫文的位置,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客梯口附近的人群上。他的目光如鷹般銳利,在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間跳轉,搜尋著行跡可疑之人。很快,他的臉色有了不易察覺的細微變化。
眼見已有近一半的旅客下船,仍不見孫文,杜心五的擔憂不禁越來越重。
杜心五自然不知道,尚在台灣時,未登上“信濃丸”號之前,孫文一行人就在王潤生的要求下,進行了易容改裝,以免像去歐洲的輪船上那般被人盯梢跟蹤。此刻,孫文、王潤生和宮崎滔天等人,早已變換了一張麵孔,隨在人流中走下了客梯。王潤生已經瞧見站在人群中四處張望的杜心五。他護著孫文,擠過擁堵的人群,朝杜心五靠近。
直到站在眼前,杜心五還沒有認出,當王潤生叫了一聲後,他才收回注意力,開始打量眼前這幾個“陌生”之人。他很快認出了王潤生,也認出了站在王潤生身後那位身穿青灰色長衫,頭戴黑色禮帽,身高略矮且身形偏瘦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扶了扶帽簷,抬起頭來,露出一張易容改裝後極為生硬死板的臉,但帽簷下的一對眼睛,卻格外的奕奕有神。
這中年男人便是孫文了。
杜心五正打算說什麼,還沒來得及開口,身旁忽然響起一個聲音:“快走!”
這是胡客的催促聲。
胡客說這話時,目光越過了杜心五。杜心五急忙轉身,順著胡客的目光朝後方望去。隻見在熙攘的人群外圍,少說也有二三十個戴黑色氈帽的人,正低垂著頭,撥開擁擠的人群,朝這邊擠來。
“孫先生易了容,這幫人怎會認得出來?”杜心五暗想,“是了,定是一直盯著我,看到我與人接頭,便料想是孫先生到了。”
兩聲拉長的汽笛落下後,碩大的船體終於靜止,“信濃丸”號穩穩當當地靠泊在碼頭邊。客梯搭好,旅客們排成數列,開始擁擠著下船。碼頭上的人群頓時騷動起來,紛紛擠向客梯口,有看見親友的,老遠就叫喊起了名字。
杜心五的眼睛隨著人群動了起來。他的目光掃上客梯,接著從甲板的中段遊移至左側,又從左側遊移至右側,如此往返了三遍,卻始終未發現孫文的身影。別說孫文了,就連隨行的王潤生、宮崎滔天等人,他也沒瞧見一個。
就在這時,身後忽然響開了刺耳的呐喊聲!
那幫安靜了好一陣子的保皇派學生,此刻突然間群情憤激,鼓噪而起。碼頭上人聲鼎沸,這陣呐喊雖然響亮刺耳,卻最終不免淹沒在喧囂之中。杜心五隻隱約聽見了“逆黨”“叛賊”等詞。這類不雅之詞,罵的自然是孫文了。
杜心五懶得理會這幫鬧事的學生。他收回目光,繼續在旅客中搜尋。“莫非在船上出了事?”始終不見孫文等人出現,杜心五的心不由往下沉,一股不祥之感在心頭彌漫開來。
站在一旁的胡客,此時卻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處。
雖然聽杜心五描述過孫文的大致樣貌,但到底沒見過真容,是以胡客沒有搜尋孫文的位置,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客梯口附近的人群上。他的目光如鷹般銳利,在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間跳轉,搜尋著行跡可疑之人。很快,他的臉色有了不易察覺的細微變化。
眼見已有近一半的旅客下船,仍不見孫文,杜心五的擔憂不禁越來越重。
杜心五自然不知道,尚在台灣時,未登上“信濃丸”號之前,孫文一行人就在王潤生的要求下,進行了易容改裝,以免像去歐洲的輪船上那般被人盯梢跟蹤。此刻,孫文、王潤生和宮崎滔天等人,早已變換了一張麵孔,隨在人流中走下了客梯。王潤生已經瞧見站在人群中四處張望的杜心五。他護著孫文,擠過擁堵的人群,朝杜心五靠近。
直到站在眼前,杜心五還沒有認出,當王潤生叫了一聲後,他才收回注意力,開始打量眼前這幾個“陌生”之人。他很快認出了王潤生,也認出了站在王潤生身後那位身穿青灰色長衫,頭戴黑色禮帽,身高略矮且身形偏瘦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扶了扶帽簷,抬起頭來,露出一張易容改裝後極為生硬死板的臉,但帽簷下的一對眼睛,卻格外的奕奕有神。
這中年男人便是孫文了。
杜心五正打算說什麼,還沒來得及開口,身旁忽然響起一個聲音:“快走!”
這是胡客的催促聲。
胡客說這話時,目光越過了杜心五。杜心五急忙轉身,順著胡客的目光朝後方望去。隻見在熙攘的人群外圍,少說也有二三十個戴黑色氈帽的人,正低垂著頭,撥開擁擠的人群,朝這邊擠來。
“孫先生易了容,這幫人怎會認得出來?”杜心五暗想,“是了,定是一直盯著我,看到我與人接頭,便料想是孫先生到了。”
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杜心五心裏有數。他急忙領了孫文等人,邁開腳步就走。他沒有選擇向人群的外圍退,反而朝人群的深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