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淑女類型(1 / 2)

“沒有啦,我覺得校服比較適合這個場合。”

聽到我的誇讚,她不好意思,手緊攥著手提包的帶子指甲在上麵摩擦,發出沙沙的響聲。她也在暗暗地笑,雖然沒有笑出聲,但是她臉頰上的兩個淺淺的酒窩已經告訴了我。

“那好,謝謝你告訴我。我得先走了,還有同學在學校等我。”

我微笑著向她揮手道別,她也回應我一個微笑。我漸漸走遠,巷口仍然是她優雅的身影。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而我隻是欣賞風景的遊人過客罷了。

我的雙腿在機械化地重複著一前一後的行走動作,步伐不是很快,因為我邊走邊搜尋我的同學,或是認識的朋友。好久都沒有出門,大約有十多天。雖說不長,但也不短。十多天的宅男生活,讓我的視野完全被禁錮在僅有一百平米的家中,所謂風景事物就隻能是屋內的家裝充當。今天終於走出來,就像山頂洞人走出洞穴。這市街上的一切都好像是新的,低矮的磚瓦房的屋脊被塗層白色,原先被雨雪風霜打磨的老舊瓦片,被換成黑青瓦片,頗具古代意味。

還有我最喜歡去的快餐店,也由“幸福快餐店”改成“美食美客”感覺為這個很普通的快餐店憑填幾分文化氣息。我探頭望一眼店內的情形,他家的生意很好,店內經常顧客爆棚人滿為患。這家店的老板是一個年過半百的大伯,他為人很好,而且忠厚老實。記得零八年汶川大地震募捐的時候,全鎮就是他家捐得最多,好像是近一萬元,大約是一千多份快餐的總值。由此他也被選為模範,在鎮長一直很出名。

意外的是,我竟然沒有碰見一個同學。看見別人都是結伴而行,一路上有說有笑。我卻是獨自一人,倍感孤單,隻能把雙手踹在兜裏,低著頭慢慢沿著道路行走。

也就大約六分鍾的時間,我便停在目的地——學校門口。大門敞開著的,時不時有身穿校服,休閑裝的同學進進出出。下午兩點全校準時集合,到時候能夠聽到校長,政教處老師的囉嗦訓話。回想一下這三年我好像沒有認真聽說一句話,所以這一次我打算好好地聽,從頭聽到尾。算是為初中生活畫一個還算完美句號。

我吐出一口濁氣,又整理一遍衣衫,保證沒有出岔子後就往自己班上走。一路上我一直在想,當他們看見我穿格子襯衫時會不會笑我。越想越覺得搞笑,我感覺自己很在意形象,以至於憂慮同學對我這重大改變的看法。

我踏上這條由煤渣鋪成的跑道,每走一步都會發出響聲。這就像一條時空履帶,起點是懵懵懂懂的初一相聚,中程是青春叛逆的初二生活,終點是依戀不舍的初三離別。我想到環繞著跑道走一圈,突然回憶給了我靈感……

升學那年,

一紙畢業證書,

讓我們走到一起,

那一晚,

懵懵懂懂,誰也不認識誰。

初一,我結識了兄弟,同時我們擁有了共同的祈盼——牽手三年。

初二,14歲,同學們為我舉行了初中生活的第一個生日,然後他認識了她,但是兄弟,漸漸離去。

初三,我觸到離別的冰冷,和剩下的12個兄弟的熱血,破碎的諾言,拾起的確是那份“同學錄”。

畢業那天,一紙畢業證書,讓我們道出離別。

那一晚,依戀不舍,誰也放不下誰,疊起那三份紙張。

想起,我的一毫米青春。

然後,我將它命名為《我的一毫米青春》

也許是觸景生情的緣故,我竟然不由自主地潸然淚下。盡管這樣的淚水並不是適合今天高興團聚的場景,但是卻適合獨自一個人的緬懷……

“沒有啦,我覺得校服比較適合這個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