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唯獨令皇貴妃,每次見麵都笑意盈盈,拉著手要說上半天話,親親熱熱地“皇後姐姐”叫個不停。這情景,偶爾叫淳嬪碰上,一聲冷笑,弄得好不尷尬。

每次跟令皇貴妃見麵,小平都站在舒倩身後暗暗咬牙。對令皇貴妃,舒倩隻是微笑。反正我腿沒毛病,你愛站就站,疼的不是我。至於小平,這孩子,心中有鬼,隨她去吧。

於是乎,乾隆後宮,時隔六年,皇後複出。

夜深人靜之時,舒倩從夢中醒來,背後一身冷汗:事已至此,半步也不能行差踏錯。切記!切記!

皇宮外和宅裏,久不露麵的和珅則對劉全吩咐,“爺說的話可記住了?這一回太後大壽,爺要驚動整個紫禁城!”

25.遊子歸來

不知不覺,又過了兩個月。過了暑天,天漸漸轉涼。這日,舒倩收拾好了絲瓜,煮上一壺茶,坐在樹蔭下焚香撫琴。院門輕輕開啟,永瑆一身貝勒常服,笑著走進來。

舒倩抬頭,停了琴聲,笑著招呼,“永瑆來了,坐吧。嚐嚐我新沏的茶。”

永瑆躬身行禮,嘴上推辭,“兒子給皇額娘帶來一個人。等皇額娘見了這個人,再賞兒子喝茶不遲。”說著,轉身讓路。

一身青色皇子長袍,憨憨笑著,白楊一般穩穩站在跟前的,不是永璂,又是何人?

舒倩一看,急忙站起來,緊走幾步,到十二跟前。剛想說話,淚珠就滾下來了。

十二看了,心中酸澀,屈膝下跪行禮。

舒倩急忙伸手拉住,嘴裏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說著,再也忍不住,兩行淚,刷刷往下流。十二不由哽咽,“皇額娘,兒子好想你啊!”

永瑆在一旁看了,隻得笑著勸,“皇額娘鎮日嘮叨,十二弟怎麼還不回來。怎麼今日回來,不說高興,反倒哭了?這要叫外人看了,還以為十二弟犯了什麼錯,惹皇額娘生氣呢!”

舒倩聽了,急忙擦淚,笑著埋怨永瑆:“不是說還要再過兩天嗎?你這孩子,淨會誑我。”

永瑆笑笑不答。十二急忙解釋:“皇額娘,這不怪十一哥。是我一路緊趕慢趕,提前來的。”

舒倩拍拍兒子胳膊,“皇額娘哪裏就怪你十一哥了?知道你們哥倆兒好,皇額娘可不敢怪你哥哥呢!”

說得永瑆、十二都笑了。舒倩拉兩人進佛堂東間坐下,拉著十二仔細端詳,“瘦了,也高了。黑了,也壯了。看來,這幾年,你長大呢!”

永瑆在一旁看她們母慈子孝,隻是低頭微笑,並不答言。

見狀,十二嘿嘿笑笑,看看永瑆,“十一哥也長大不少。兒子聽說,府裏都添阿哥了?恭喜十一哥。”

永瑆笑笑,“不過是庶子,有勞十二弟記掛。”

舒倩聽了,想起富察氏,抿嘴兒笑笑,對十二說:“你不在這幾年,都是永瑆和你嫂子來看我、照顧我。沒事兒了,就來陪我說話。真是難為他們了。”

十二聽了,急忙站起來對永瑆作揖答謝。永瑆急忙扶起十二,母子兄弟三個,重新坐下,訴說別後瑣事。

聽舒倩說起沒事兒就吹笛子彈琴,永瑆從袖子裏取出一章曲譜,遞給皇後,說是偶爾得的,請皇額娘看看。舒倩本不懂古曲譜,好在宮商角徵羽對應哆唻咪等,略微通一些,隨意看看,點頭,“是個喜慶曲子,名字好像是《百鳥朝鳳》,民間有喜事常奏這個。嗩呐與竹笙吹著最好聽。”

永瑆聽了,笑著回答:“這是和珅找到的。說是皇祖母大壽時,要演奏這個。兒子不太懂,故而來問問。”

舒倩點頭,“和珅——是個有心人。難為他了。”

永瑆點頭,“和珅做事確實精益求精。”說完,又說既然這曲子喜慶,就留給皇額娘玩吧。橫豎他那裏還有。

舒倩也沒推辭,高興地應了。

尹嬤嬤、小巧在廚房得著信兒,都趕來拜見十二阿哥。永瑆笑著糾正,“還十二阿哥。今日皇阿瑪已經下旨,封你們十二爺為貝子了。”

尹嬤嬤、小巧都十分高興,趕上來笑吟吟地恭喜十二。

十二受了二人的禮,掏出荷包分別賞了,往下看看,疑惑:“皇額娘,您身邊不是三個人伺候嗎?怎麼如今就隻見了兩個?”

舒倩沒說話。尹嬤嬤倒是不平,“十二貝子說的是小平吧?人家金貴,咱們做奴才的,怎麼能跟人家比呢?”

小巧悄悄在一旁拉拉尹嬤嬤袖子,隨後答話:“回十二貝子的話,小平身子不舒服,在屋裏歇著呢!”

十二聽了,隨即作罷。

永瑆看不是什麼大事,小平懶惰,不是一天兩天。皇後都睜隻眼閉隻眼,他們兄弟管這些雜事做什麼。隨即岔開話題。

母子三個又聊了一會兒,舒倩便叫尹嬤嬤做飯,好好陪兩個兒子吃一頓。

永瑆想起佛堂裏的飯食,低頭暗笑。十二則站起來推辭,“皇額娘,兒臣剛才從慈寧宮出來,皇祖母還說,看過您,還叫回去。今日和敬大公主也進宮了,慈寧宮擺家宴。兒子與十一哥改日再來叨擾皇額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