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形影不離。連帶著她身邊的長八姐、王琦,都得了太後不少賞賜。
這天,駐蹕德州。太後帶著端柔公主,住在淨慈庵中。乾隆歇息一刻,去向太後請安,順便看能不能會會佳人。
一入庵堂,就聽裏麵笑語喧嘩。太後瞅見乾隆到來,急忙招手,“皇上不必多禮了。快來看看,你三妹妹新認的幹閨女。”
乾隆驚訝,“幹閨女?哪家千金啊?”說著,笑著坐到太後身旁,心中琢磨,可別是長八姐!
太後笑著指指端柔公主身後低頭侍立的女子,“喏,那不是。就是山東王舉人遺孀長氏。”
說著,特意拍拍端柔公主,“你倒是好福氣。這下子,不單女兒有了,就連外孫女也有了。”
端柔公主笑著謝太後,“要不是皇額娘疼惜女兒,女兒哪有這等好處。依我看呐,還是太後福氣大,女兒不過是沾個一星半點兒罷啦!”
舒倩領著一幫妃子們說笑。扭過頭來,看見乾隆臉色不好,暗道,該不是年紀大,經不得路上顛簸吧?好心問他:“皇上,旅途勞頓,還請早些歇息吧。”
太後聽了,急忙勸乾隆:“我說呢,今天話這麼少。皇上要是累了,就先回去。皇後她們陪我就好。”
乾隆勉強笑笑,“也好。那朕就先回去了。皇額娘也別跟她們玩太久。明日還要趕路。”
太後點頭,“放心吧,皇後知道怎麼照顧哀家。”
乾隆幹笑兩聲,瞥一眼皇後,陪太後說了幾句話,這才起身走了。
望著乾隆背影,太後笑笑,看一眼長八姐,這孩子,跟年秋月還真像。多虧哀家出手早,斷了皇帝念頭。
對太後目光,長八姐權當無視。等回到端柔公主舟內,王琦聽她們詳細說完,捂著肚子大笑,“哎呀,我說呢,那個年氏怎麼年紀輕輕就死了。原來,出手的不止老四一個呢!”
長八姐看王琦一眼,問:“老四寵年氏,恨不得給她皇後位。怎麼會殺她?”
端柔公主坐到椅子上,啜茶回答:“小老婆再重要,又怎麼比得上兒子呢!不過,當時小四子還不到十五歲。年氏要真因為這死了,可就真是冤大發啦!”
王琦嘿嘿笑笑,“這太後老了老了,然還慈悲起來。見到八哥,對著這麼一張臉,非但沒下殺手,知道迂回,認個外孫女回來,堵住小四子的路。這一回,小四子該憋屈死了吧?費盡心機,接過,美人兒衣角都沒摸著,多了個外甥女!”
端柔公主跟著大笑,笑完了,扭頭去看長八姐,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輕聲問:“八哥,想什麼呢?”
長八姐笑笑,“劉墉!”
作者有話要說:乾隆估計跟某奶奶有過節,看看好好一個皇帝,寫成啥樣了?
龍舟唱晚
要問長八姐為何誰都不想,單單想起劉墉,還得從和珅夫婦多事說起。
自從長八姐來到京城,劉墉就經常送信,請和珅夫婦好好照顧。剛開始,和珅還以為劉大人是憐惜她們母女。後來,長八姐住到端柔公主府,劉墉親自送王琦,讓她們母女團圓。和珅琢磨著不大對勁了。本來,和珅對劉墉那點兒小心思,沒功夫理會。哪知,乾隆一心招惹長八姐,和珅就琢磨,與其這麼吊著萬歲爺,不如給長八姐找個婆家嫁了,省得日後被乾隆壞了名聲。
想起劉墉對長氏母女關心,和珅就趁著一次散朝後,與他商量,托他留意,京中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哪知,劉墉聽完,冷哼一聲,拂袖而去。和珅回去跟馮氏說了,夫妻倆猜想,該不是劉大人也看上了長八姐,想要娶回去做填房吧?
馮氏聽了,打心眼兒裏替長八姐高興。劉大人雖說年紀大了,但為人正派又不死板,家裏頭過的殷實安穩。更難得的是,家裏沒有正房太太,連個側室也無。兩個兒子,都中了進士,不用操心教養。長八姐要真能嫁過去,沒準兒,還能落套鳳冠霞帔。和珅點頭,“是啊,就是不知道他們二人緣分如何。”
馮氏跟長八姐和的來,趁著一次一同到潭柘寺上香,身邊無人之時,當著佛祖的麵兒,悄悄把這話說了。
長八姐聽了,心中不悅,見馮氏一片好心,不忍得罪,隻得拿先夫亡故不到三年為由,婉言相拒。
後來,長八姐忙著忽悠乾隆母子,沒顧上想。今日事情定下來,才琢磨起劉墉來。
端柔公主聽了,對著王琦笑笑,“咱們的王琦,想要後爹不?”
王琦撇嘴,“親爹都一起過好幾年了,還怕後爹?盡管招呼吧!”
長八姐知道二人開玩笑,心裏不惱,陪她們笑鬧幾句,正色問:“查的怎麼樣了?那個劉墉,可有什麼反常?”
端柔公主搖頭,“不過就是士大夫德性,還能有什麼。你說他熟悉,我還真瞧不出來跟那位哪裏像了?要真是他,能對著小四子這些年作為,無動於衷?”
王琦抱著個蘋果啃,嘴裏喃喃,“不高興又能怎麼樣?如今他是臣子,不是老爹!再說,咱們不也不喜歡小四子,見了他,還不是臉上堆滿笑,上趕著逢迎?”
長八姐搖頭,“他們父子雖然行事不同。.但為君治國上,都算得上有些作為。別看小四子風流,論起來為君之道,不比聖祖差。就是當今那幾飛兒子比不上聖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