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多。這天底下,每年因為雷電,不知要傷多少人。尤其是大森裏裏邊,上一回,福康安福晉來看我,就說起雲南當地雷電起火,可謂是大災了。每年為這,多少人無家可歸。臣妾初聽十五之事,也嚇了一大跳。後來聽說隻是傷著了,這才放下一半的心來。再多想想,或許,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呢?”
“哦?”乾隆掏出帕子擦了淚,“此言何意?”
舒倩一笑,“皇上恕罪。皇子們長大後,總是要為君父分憂。比如聖祖阿哥們,從小就到戰場上曆練。臣妾想,男孩子不比姑娘,要嬌生慣養,若是能多經曆一些挫折,或許,更能培養他們堅韌的性格。說起來,也是我這個做娘的一點兒私心。眼看我都是黃土埋到脖子裏的人了,總是想看著他們能自力更生、不懼磨難。畢竟,做父母的,不能護他們一輩子。他們能夠獨立,臣妾心裏,也不至於那般牽掛。*.想必,天下做父母的,大概都是這麼想的吧?”
乾隆看看皇後,想起前幾年十二在東北打虎受傷,皇後盡管心疼,卻從來沒有半句求情,要十二回京。【 現在看來,皇後能這麼想,確實目光長遠。 抬頭問外頭:“十二貝勒在哪?”
吳書來隔著窗戶回答:“回主子,十二貝勒怕雨勢太大,衝垮河道,冒雨下山,巡視去了。剛才送來信,說是明日才能回來。”
乾隆點頭,吩咐:“叫他安心辦差,不必著急。”轉過頭來對皇後感慨:“你說的沒錯,兒子是該多磨練磨練。唉!”
舒倩看乾隆心情好些,這才款款坐到一旁,輕聲問:“十五受傷,畢竟不算輕。皇上看,咱們是不是這就回去。早些安慰安慰,十五的身子也能好的快些。”
乾隆冷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回去看他!”
舒倩笑著勸:“有父母在身邊,孩子的心情總會好些。畢竟他不像他哥哥們,從小磨礪著長大。順風順水慣了,就是要讓他經曆些挫折,隻怕,也要慢慢來。否則,不就成拔苗助長了?”
乾隆聽了冷笑:“這樣的苗子,不要也罷。省得天下老百姓都編排朕,說平地裏祭天,也能叫雷劈了。”
舒倩淡笑,“怎麼又提這茬了?好了,當時咱們又不在場。好多細節,信裏又說不清楚。國家大事,臣妾不懂。可是,出了這事,總還是要回去看看。不說為了十五,也為了老百姓心安呐!”
乾隆聽了歎氣,拉過舒倩的手輕輕拍拍,“都是朕,本來說讓你好好散散心。哪知道,又出了這麼些事。唉!”
舒倩搖頭,“臣妾謝皇上關心。五台山,臣妾早年也來過,並不十分遺憾。如今有大事,自然大事為重。隻是皇上,這來回奔波,您要多保重龍體才是啊。”
說了半天,乾隆才算寬心,領著人回前頭去了。舒倩叫來張月,吩咐她準備行李,明日回京,洗洗睡了。
吳書來等人知道乾隆心裏不好受,捏著鼻子、掂著腳尖伺候,等乾隆睡下了,這才一個個小心翼翼地退出來,靠在門外,假寐守著。
乾隆白日裏都在聽經,此時並不十分困倦。躺在床上翻個身,朦朧中看見窗前白月光,皎潔明亮。猛然想起廣空和尚所說。東方有孽龍?難道,說的是十五?如若不然,為何兄弟倆並肩站立,十一完好無缺,單單那雷電,就生生劈了十五呢?
再想想其他兒子,過繼出去的、死了的不說了。老八、十一自幼喪母,算得上挫折。十二更是經曆冷宮皇子、中毒大病、猛虎刺殺等諸多磨難。哥兒幾個不是個個好好的?十五出生之時,魏氏正得寵,慶妃也聖眷頗隆。倆人護著,總是聽說十五如何孝順懂事,卻從沒見他有什麼大的作為。十一書法頗精、善於理財,十二處事有當年雍王之風,唯獨十五,風頭不亞於任何一位皇子,細心算起來,卻不過是喜好戲子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