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鬧的厲害,傳到乾隆耳朵裏,本來就因為前朝大事惱火,小老婆無故打死婢女,傳揚的滿朝皆知,更是觸怒龍須。當即叫來兩位貴妃,當著眾大臣的麵問明緣由,刷下聖旨,將淳妃降位,依舊做她的永貴人,搬到儲秀宮偏殿。十一公主交由愉妃撫養。

發落完了,又在前朝下詔,說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話,命弘瞻帶著宗人府,整治那些隨意殺奴的惡行。自己則繼續帶著軍機處大臣,煩心西藏動亂。國事當前,乾隆自然想起去年回家麵壁思過的股肱大臣劉墉,一道聖旨,命他恢複職務,立即進宮,商議對策。

到了六部班房,聽和珅大概陳述一遍,劉墉大吃一驚,“什麼,活佛幹殿下遇刺了?”怪不得,一進宮門,就覺緊張的很。

和珅沉著臉點頭,“駐藏大臣那邊已經有些眉目了,說有線索指示,此事與英吉利那邊商人有關。據說,是因為大活佛發現東印度公司涉嫌走私鴉片,命人扣押財物,並聯合班禪、駐藏大臣,頒布鴉片禁令,這才惹惱了英吉利人,勾結當地幾個土司暗中下手。前些日子,活佛本說來給皇後祝壽,就是因為發現苗頭不對,才沒能進京。”

劉墉聽了歎息,“小活佛是個好孩子,隻可惜,性子太衝動了。現在怎麼樣,危險嗎?”

和珅搖頭,“不好說,昨天來報,說情況不容樂觀。班禪活佛已經帶著人為他祈福了。希望,達*賴活佛能逢凶化吉。如若不然,下一任達*賴,隻怕未必能如此親京。”

和珅的擔憂,劉墉很清楚。這十年來,達*賴利用他在西藏的影響力,促使西藏與北京親近不少。藏民安居樂業,朝廷也跟著安心。要是達*賴就這麼轉世,誰知道下一任達*賴會碰上什麼樣的教育。若是西□立勢力抬頭,隻怕,這十來年努力,都要白費不說,又該平地起戰亂了。

紀曉嵐帶著禮部侍郎王傑也來湊趣。“可不是,玉皇大帝保佑,達*賴活佛趕緊好起來吧。”

王傑跟在後頭,聞著紀曉嵐一身煙味兒,嗆的一陣咳嗽:玉皇大帝啥時候成了大活佛的保護傘了?

這幾個正說著,禦書房太監傳召。和珅為首,劉墉、於敏中、紀曉嵐、王傑以及福康安、海蘭察等一幹武將,按序進入禦書房。君臣繼續商議西藏章程。

等到宮門快要下鑰,眾臣才挨個出來。

舒倩身為後宮之主,自然覺察出這次國事非比一般。奈何乾隆怕皇後知道達*賴受傷擔心,吩咐眾人瞞著。身為皇後,不得幹政,舒倩自然無從知曉詳情,隻得每日裏命人做好飯,給乾隆送去。怕他萬一學四大爺過勞死了,嘉慶上位,沒十二一家活頭。

如此忙了幾個月,到了八月,台灣林文爽起義。忙著調兵遣將,兼之達*賴遇刺真相就要水落石出,居然是倭國武士動手陷害英吉利人。東西南三麵不安,乾隆連壽辰也沒心思好好過。

好在乾隆時期,清朝還沒垮完,君臣們勒緊褲腰帶,多少不至於捉襟見肘。各方準備完畢,福康安帶兵去台灣平亂,沒過幾天,就捎來信,求他姑父多撥糧草,說大軍不夠吃。

乾隆聽了,問戶部尚書和珅:“如何?”

和珅這回答的幹脆:“沒錢。”

福長安如今也長大了,站在乾隆身邊充當侍衛。一聽和珅這話,心裏就是一股火:呸,你沒錢?誰不知道你富可敵國,這要是先帝爺在,打仗前,抄你家一回,就夠平三次亂了。還哭窮!

福長安心裏覺著,和珅的錢全都是從戶部搜刮來的。劉墉心裏則清楚,和珅有錢,那是生財有道,多半是自己做生意賺的。如今他說戶部沒錢,可能是真沒多少錢。更何況,要打仗了,物價上漲,就是有錢,隻怕,也買不了多少物資。想到這裏,暗罵那個不孝子,叫你南巡,叫你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