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火焰和木柴

【哈佛心語】

人不可為了榮華與虛名給自己招來危險。

——伊索

【故事殿堂】

一顆小煤球在溫熱的爐灰裏,隱隱地閃出幾絲紅光。它不想在瓦灰色的爐灰中無聲無息地熄滅,就盡量往爐灰的深處鑽,以減少身上能量的釋放。

到了吃飯的時間,人們又把一些幹樹枝和木柴塞進了漸漸冷卻的爐子裏。

火柴一劃,盛著熱湯的生鐵鍋底下的幹柴堆冒出了火焰,快要熄滅的小煤球又複活了。爐子裏一下子又填進這麼多幹柴,火焰這下可高興了。它越燒越旺,把不流動的空氣漸漸地從爐子裏趕出去。頑皮的火焰不停地逗著木柴玩耍,它淘氣地跳上跳下,燃燒得更加起勁了。

火舌頑強地穿透劈柴,噴射出許多焰火似的小星星。廚房裏的暗影快活地跳起舞來,不停地在地上轉來轉去。調皮的火焰興高采烈地發出呼呼聲,它努力想穿過爐蓋跑出來。爐子很快就嗚嗚地響起來,忽而活潑地吹幾聲口哨,忽而豪邁地發出一陣呼嘯,歌兒唱得和諧而動聽,使原來幽暗寒冷的廚房一下子變得既明亮又暖和了。

火焰看到木柴已乖乖地聽從自己的指揮和調度,就得意忘形起來,狂妄自大的念頭漲滿了它的腦子,它不願再待在爐子裏,隻覺得這地方太小、太擠了,再也容不下它這個了不起的人物了。

於是,驕傲自大的火焰發出了吱吱的威脅聲,它把刺眼的小火星狠狠地射向爐膛四壁,企圖衝出那討厭的爐膛,到外麵去展現一下自己的本事和才能。火焰東衝西撞,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縫隙,它興奮異常,趾高氣揚地向外衝去。

結果是可想而知,狂妄自大的火焰化作一縷青煙,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可憐的火焰至死也不明白,離開了木柴的幫助它將一事無成。

【智慧點睛】

自不量力,忘乎所以而不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的人,最終是沒有好結果的,這就是本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現實的社會中也不難發現類似寓言裏的火苗般的人物,他們借助集體的力量,在某些方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他們卻誤以為這些成績全是自己的功勞,於是乎狂妄自大,自以為了不起,瞧不起周圍的同事。有的沒辦法再與其他同事密切合作,友好相處,成了人人敬而遠之的人物;有的草率地離開原單位,想到新的單位去展現自己的才能;還有的則幹脆自起爐灶,想獨立自主地發揮自己的本事。而現實的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令他們後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