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給予即是快樂

【哈佛心語】

要做一個寒天送炭,痛苦中送安慰的人。

——巴金

【故事殿堂】

哈佛大學中國曆史學研究教授杜維明講過這樣一個關於心理健康的故事:

從前有個國王,他有一個為他所鍾愛至極的兒子。這位年輕的王子沒有一項欲望不能得到滿足。他父王的鍾愛與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想要的東西。然而他仍然常常緊鎖眉頭,很不快樂。

有一天,一位魔術師走進王宮,對國王說,他有辦法能使王子快樂,可以把王子的憂戚變作笑容。國王很高興地回答說:“假如你真能辦成這件事,你所要的任何賞賜,我都可以給你。”

魔術師將王子帶進一間密室,用白色的東西,在一張紙上塗了些筆畫。他把那張紙交給王子,囑咐他走入一間暗室,然後點上蠟燭,注視紙上呈現出了什麼。說完,魔術師就走了。

這位年輕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燭光的映照下,他看見那些白色的字跡化作美麗的綠色,然後變成了這樣的幾個字:“每天幫助別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從魔術師的勸告去做,不久,他就成了快樂的少年。

【智慧點睛】

一個人的生命,除非有助於他人,除非充溢了喜悅與快樂,除非養成對人人懷著善意的習慣、對人人抱著親愛友善的態度,並從中得到喜悅與快樂,否則他就不能稱得上成功,也不能稱得上幸福。

假如一個人能夠大徹大悟,盡心努力去為他人服務,他的生命一定能奇跡般地迅速發達。最有助於人生命的,莫過於在早年起就養成善心善意和愛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