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獲得
諾貝爾化學獎的“醜小鴨”
【哈佛心語】
勇敢地走你自己認為正確合理的道路。
——羅曼·羅蘭
【故事殿堂】
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的奧托·瓦拉赫曾是一個被認為成才無望的“笨學生”。瓦拉赫在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主修文學。不料一個學年結束以後,老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鑒定:“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很難在文學上有所作為。”無奈之下,父母隻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長於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夠敏銳,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得到的評語更是令人難堪:“非常遺憾,你在繪畫藝術方麵所表現的素質令人失望,將來恐怕難有造詣。”
麵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將難有作為。隻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耐性專一,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試學化學,瓦拉赫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從此,瓦拉赫的潛能被激活了,智慧的火花迸發出耀眼的光芒。昔日同學眼中的“醜小鴨”終於變成了日後的“白天鵝”。
【智慧點睛】
所謂的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和奧托·瓦拉赫一樣,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含著一份特殊的才能。隻要我們能夠找準自己各自內心裏的“寶藏”,努力去挖掘,勇敢去嚐試,那麼,我們就能夠取得令人稱讚的成績。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上帝都在他的心中放了一塊無價之寶。在哈佛大學的心理學係,教授常說的一句話是:寶貝若是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所以請一定要找到你的長處,經營你的優勢,靠自己去搜尋人生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