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寄往天堂的信

【哈佛心語】

適度的悲傷是對死者應有的情分,過分的哀戚是摧殘生命的仇敵。

——莎士比亞

【故事殿堂】

彼得是一個快樂的郵遞員,他十分喜愛自己的工作,並且做得非常好。凡地址不詳或字跡不清的死信,經他辨認試投,幾乎無不一一救活。彼得每天下班回到家,總是會把一天內開心的事情講給妻子聽。晚飯後,他會帶著妻子和一雙兒女到屋子外邊去散步。他的生活像是一片晴空,沒半點雲影。

可是在一個晴朗的早晨,他的小兒子病了。連醫生也一籌莫展。第二天,孩子就死了。跟著,彼得的心也死了。他以後的生活就像是一封地址不詳的死信,失去了寄托。他每天早早起床,出門上班,走路像個夢遊者。他坐在辦公桌前,默默辦公,下班回到家,默默吃飯,吃完飯,早早上床。可他妻子知道,他常常整夜整夜盯著天花板看。

妻子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對丈夫百般安慰,但總是不見效。

聖誕節臨近了,周圍的歡樂氣氛也不能衝淡這一家的悲哀。本來是年初便跟弟弟一起翹首盼望年尾的安,也變得沉默寡言。

一天,彼得坐在自己的屋子裏分發一攤信件。他撿起一個用彩色紙做成的信封,但見上邊用藍鉛筆寫著“寄交天堂奶奶收”幾個大字。——真是來無頭去無尾!彼得輕輕噓口氣,正要順手丟到一旁,但“寄交天堂”的字樣似乎把他的心觸動了。他拆開信,信裏寫道:

親愛的天堂奶奶:

弟弟死了,爸爸媽媽很難過。媽媽說好人死了到天堂,弟弟跟奶奶在一起。弟弟有玩具嗎?弟弟的木馬我也不騎了,積木我也不玩了,我藏起來了,怕爸爸看見傷心。爸爸煙也不抽了,話也不說了。我愛聽故事,也不要爸爸講了,讓他早點睡。有一次我聽見媽媽說:“隻有主能解救他。”奶奶,主在哪裏呢?我一定要找他,請他來解救爸爸的痛苦,叫爸爸仍舊抽煙鬥,講故事。

這天下班時,街燈已經亮了。彼得快步回家,也沒注意自己的影子一會兒在前,一會兒移後,因為他把頭抬起來向前看了。他踏上門階,沒有馬上推門,而是靜靜地站在門外,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頭發,緩緩地吐了一口氣,他要讓自己的家重新看到自己臉上久違的笑容。

【智慧點睛】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難免會遭遇生死離別,但是,我們不能讓自己長久地沉湎於悲傷的憂鬱之中,要盡快擺脫憂鬱的心理,享受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