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畫餅充饑的巴爾紮克
【哈佛心語】
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貝多芬
【故事殿堂】
巴爾紮克是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曾被馬克思、恩格斯稱讚為“超群的小說家”、“現實主義大師”。
但是巴爾紮克的成名之路並不順利。在成名之前,巴爾紮克經曆過一段困頓和狼狽的日子,幾乎沒人能想象得出他所經曆的窘迫和艱辛。
巴爾紮克的父親一心希望兒子可以當律師,將來在法律界有所作為。但巴爾紮克根本不聽父親的忠告,學完四年的法律課程後,他偏偏想當作家,為此父子關係相當緊張。盛怒之下,父親割斷了巴爾紮克的經濟來源。而此時,巴爾紮克投給報社、雜誌社的各種稿件被源源不斷地退回來。他陷入了困境,開始負債累累。
然而,他絲毫沒有向父親屈服的意思。有時候,他甚至隻能就著一杯白開水吃點幹麵包。但他依然那麼樂觀,對文學的感情已經深深地在他的內心生根發芽,他覺得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阻擋自己向智慧女神膜拜的腳步。他想出一個對抗饑餓與困窘的辦法,每到用餐時,他就隨手在桌子上畫上盤子,上麵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在想象的歡樂中,他開始狼吞虎咽。
為了激勵自己,窮困潦倒的巴爾紮克甚至還花費了700法郎買了一根鑲著瑪瑙石的粗大的手杖,他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將粉碎一切障礙。正是手杖上這句氣壯山河的話支持著他夜以繼日,不斷地向創作高峰攀登。最終,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對那些麵對挫折從不灰心喪氣的人,總是寄予厚望,他說:“年輕人首次登台亮相就博得滿堂喝彩當然不錯,不過我更欣賞在失敗後還能一再嚐試的年輕人,這才是生活的強者,他們往往比首戰告捷的人發展得更好。”
【智慧點睛】
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那些能將我殺死的事物,會使我變得更有力。”曆史上很多的英雄人物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典範,他們不怕苦難,相反他們把苦難看作人生最好的禮物。苦難鍛煉了一個人的意誌,磨煉了一個人的精神。經過苦難的洗禮,弱者會變強,而強者會變得更強大。如果巴爾紮克沒有經過苦難的考驗,也許他就不會寫出膾炙人口的佳篇了。正是這些苦難,讓他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現實;正是這些苦難給了他無窮的素材和靈感,成就了他的偉大。下次麵對困難時,記得對它笑一笑,因為它給了你變得更加完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