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堅持不懈的帕裏斯
【哈佛心語】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故事殿堂】
1510年,帕裏斯出生在法國南部,他一直從事玻璃製造,直到有一天看到一隻精美絕倫的意大利彩陶茶杯。從此,他的命運改變了。
“我也要生產出這樣美麗的彩陶。”這是他當時唯一的信念。他建起烤爐,買來陶罐,打成碎片,開始摸索著進行燒製。
幾年下來,碎陶片堆得像小山一樣,可他心目中的彩陶卻仍不見蹤影,他甚至無米下鍋了。他隻得回去重操舊業,掙錢來生活。他賺了一筆錢後,又燒了三年,碎陶片又在磚爐旁堆成了山,可仍然沒有結果。以後連續幾年,他掙錢買燃料和其他材料,不斷地試驗,都沒有成功。
長期的失敗使人們對他產生了看法。人們都說他愚蠢,是個大傻瓜,連家裏人也開始埋怨他。他隻是默默地承受。
試驗又開始了,他十多天都沒有脫衣服,日夜守在爐旁。燃料不夠了。他拆了院子裏的木柵欄,怎麼也不能讓火停下來呀。燃料又不夠了,他搬出家具,劈開,扔進爐子裏。可燃料還是不夠,他又開始拆屋子裏的板。劈劈啪啪的爆裂聲和妻子兒女們的哭聲,讓人聽了鼻子酸酸的。
馬上就可以出爐了,多年的心血就要有回報了,可就在這時,隻聽爐內“砰”的一聲,不知是什麼爆裂了。出爐一看,所有的產品都沽染上了黑點,全成了次品。這次他又失敗了。
帕裏斯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他獨自一人到田野裏漫無目的地走著。不知走了多長時間,優美的大自然終於使他平靜下來,他又開始了下一次試驗。
經過16年無數次的艱辛曆程,他終於成功了,而這一刻,他卻很平靜。他的作品成了稀世珍寶,價值連城,藝術家們爭相收藏。他燒製的彩陶瓦,至今仍在法國的盧浮宮閃耀著光芒。
【智慧點睛】
帕裏斯的成功之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他的成功來得十分不易。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致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站起來,這正是帕裏斯獲得成功的所在。
奮鬥者不相信失敗。他們將失敗視為學習和發展新技能的機會。有人認為失敗一無是處,隻會給人生帶來陰暗。其實恰恰相反,人們從每次失敗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並調整自己的路線,重新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錯誤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它們是行動的證明——表明你正在做著事情。你犯的錯誤越多,你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失敗表示你願意嚐試和冒險。奮鬥者應該明白:每次的失敗都使你在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所以不必絕望。
有些人即便已經絕望,可是還可以被挽救。當一種心與心共鳴而發出的旋律奏響時,心靈浸潤其中,不由得會習得一種溫情的通透,而原本覆蓋著的蒙塵也隨之被蕩滌得沒了影蹤。長此以往,心靈會變得超脫,並找到通往精神家園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