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暴躁的巴頓
【哈佛心語】
在每一個人的性格上都可以找到一些小小的黑點。
——詹姆斯
【故事殿堂】
揚名天下的巴頓將軍是許多人仰慕的對象,但他的一件決定他個人命運的小事卻被哈佛大學曆史學教授威廉姆·科爾比當作了警醒學生的反麵教材。
1943年,巴頓在去後方醫院探訪時,發現一名士兵蹲在帳篷附近的一個箱子上,顯然沒有受傷,巴頓問他為什麼住院,他回答說:“我覺得受不了了。”醫生解釋說他得了“急躁型中度精神病”,這是第三次住院了,巴頓聽罷大怒,多少天積累起來的火氣一下子發泄出來,他痛罵了那個士兵,用手套打他的臉,並大吼道:“我絕不允許這樣的膽小鬼躲藏在這裏,他的行為已經損壞了我們的聲譽!”說完後他氣憤地離開。第二次又見一名未受傷的士兵住在醫院裏,巴頓頓時變臉,問:“什麼病?”士兵哆嗦著答道:“我有精神病,能聽到炮彈飛過,但聽不到它爆炸。”(炸彈恐懼症)巴頓勃然大怒,罵道:“你這個膽小鬼!”接著打他耳光,“你是集團的恥辱,你要馬上回去參加戰鬥,但這太便宜你了,你應該被槍斃。”說著便拿出手槍在他眼前晃動。很快巴頓的行為傳到艾森豪威爾耳中,他說:“看來巴頓已經達到頂峰了……”
狂躁易怒的性格,使本有前途的巴頓沒有再晉升一步,麵對有心理障礙的士兵,不是認真了解情況,加以鼓勵,而是大打出手,完全失去了一個指揮官應有的風度修養,破壞了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失去了攀上頂峰的機會,“遺憾”之餘,讓人想起了一句老話:性格決定命運。
【智慧點睛】
俗話說:“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暴躁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痛苦和壓抑毫無理性的釋放。暴躁是在聽到不順耳的話或遇見不如意的事的時候,火氣不加克製的噴發。暴躁的人,容易讓健康過早地逝去,而且經常表現為精神憂惚,無精打采的狀態。平和是化解暴躁的一劑良藥,隻要擁有了平和,我們就能撫平暴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