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羅馬市區的萬神廟,這是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帝國的古跡,是公元前27年至前25年為紀念奧古斯都皇帝遠征埃及的戰功而興建的,比鬥獸場還要早100多年。公元80年因遭雷電所擊,被大火嚴重破壞,公元120年-125年由阿德裏亞諾皇帝重建。正麵高達15米的8根石柱,都是初建時用大木筏從埃及運到羅馬的。廟內的直徑與高度均為43.5米,圓形屋頂的曲線往下延伸,形成一個完整的球體與地麵相接。

特萊維噴泉,又叫少女噴泉。羅馬以美妙壯觀的噴泉聞名於世,全市共有各種噴泉1300多個,其中名氣最大、觀眾最多的就是特萊維噴泉。這處噴泉的建造用了30年時間,於1762年竣工。噴泉以波裏公爵的樓房為依托,噴泉池前是巴羅克式的群雕,表現了海神得勝的景象。遊人到此參觀,喜歡背向噴泉往水池中扔一枚硬幣,據說可以實現重返古羅馬的心願。

位於羅馬繁華市中心的西班牙廣場。圖中所見到的是聖三山大台階,共137級,建於1726年,大台階的頂端是l5世紀修建的聖三山教堂,教堂前的廣場中央豎立著薩盧斯蒂亞諾方尖碑,是1789年羅馬教皇下令從薩盧斯蒂亞諾貴族花園中移至此地。每年4-5月,這裏舉辦一年一度的花展,鮮花吐豔,萬紫千紅,遊人如醉。

從聖三山大台階上俯視西班牙廣場,廣場中心是由意大利著名雕刻家貝尼尼的父親彼得羅於1627年創作的石舫噴泉,是紀念1598年洪水泛濫的情景。在廣場附近有著名的咖啡館,作家、詩人、音樂家、畫家常在此聚會。這裏高級商店林立,特別是高級的時裝店吸引了許多富豪和女士,因而這裏美女如雲。

新羅馬的勞動文明大廈。新羅馬位於羅馬古城南郊,是為了籌備1942年在羅馬舉辦萬國博覽會而於1939開始修建的。新羅馬始建於墨索裏尼當政時期,二戰期間被迫中止,戰後重建,至50年代中期才基本完成。新羅馬規劃整齊,環境優雅,有議會大廈、辦公大樓、博物館、廣場、體育館等。勞動文明大廈四周有216個圓拱,又被稱為“方形鬥獸場”。

位於羅馬市區的萬神廟,這是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帝國的古跡,是公元前27年至前25年為紀念奧古斯都皇帝遠征埃及的戰功而興建的,比鬥獸場還要早100多年。公元80年因遭雷電所擊,被大火嚴重破壞,公元120年-125年由阿德裏亞諾皇帝重建。正麵高達15米的8根石柱,都是初建時用大木筏從埃及運到羅馬的。廟內的直徑與高度均為43.5米,圓形屋頂的曲線往下延伸,形成一個完整的球體與地麵相接。

特萊維噴泉,又叫少女噴泉。羅馬以美妙壯觀的噴泉聞名於世,全市共有各種噴泉1300多個,其中名氣最大、觀眾最多的就是特萊維噴泉。這處噴泉的建造用了30年時間,於1762年竣工。噴泉以波裏公爵的樓房為依托,噴泉池前是巴羅克式的群雕,表現了海神得勝的景象。遊人到此參觀,喜歡背向噴泉往水池中扔一枚硬幣,據說可以實現重返古羅馬的心願。

位於羅馬繁華市中心的西班牙廣場。圖中所見到的是聖三山大台階,共137級,建於1726年,大台階的頂端是l5世紀修建的聖三山教堂,教堂前的廣場中央豎立著薩盧斯蒂亞諾方尖碑,是1789年羅馬教皇下令從薩盧斯蒂亞諾貴族花園中移至此地。每年4-5月,這裏舉辦一年一度的花展,鮮花吐豔,萬紫千紅,遊人如醉。

從聖三山大台階上俯視西班牙廣場,廣場中心是由意大利著名雕刻家貝尼尼的父親彼得羅於1627年創作的石舫噴泉,是紀念1598年洪水泛濫的情景。在廣場附近有著名的咖啡館,作家、詩人、音樂家、畫家常在此聚會。這裏高級商店林立,特別是高級的時裝店吸引了許多富豪和女士,因而這裏美女如雲。

新羅馬的勞動文明大廈。新羅馬位於羅馬古城南郊,是為了籌備1942年在羅馬舉辦萬國博覽會而於1939開始修建的。新羅馬始建於墨索裏尼當政時期,二戰期間被迫中止,戰後重建,至50年代中期才基本完成。新羅馬規劃整齊,環境優雅,有議會大廈、辦公大樓、博物館、廣場、體育館等。勞動文明大廈四周有216個圓拱,又被稱為“方形鬥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