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博物館。建於1897-1902年,珍藏著法老時期的各種文物約30萬件,但目前因場地缺少僅展出6萬餘件精品。

薩拉丁城堡。在開羅東部穆卡塔姆山上,興建於1176-1182年,是為抗擊歐洲十字軍入侵,加強開羅防衛而修建,分內外兩道城牆。

開羅素有“一千座尖塔的城市”的雅號,尖塔即清真寺的宣禮塔,一般估計開羅有三四白座尖塔,清真寺的數量不少。圖中是開羅著名的清真寺-艾資哈爾大寺,建於公元970年,到11世紀發展為世界最占老的伊斯蘭教大學,被譽為伊斯蘭的“明燈”。

阿裏清真寺,位於薩拉丁城堡北端的最高處,1830年開始興建,曆時25年完工。內外牆采用白色大理石貼麵。阿甲清真寺是東方伊斯蘭建築藝術與歐洲建築藝術的合壁,與薩拉丁城堡渾然一體,蔚為壯觀。

盧克索是開羅以南700公裏尼羅河畔的一座小城,但卻是有5000年曆史的最古老的城市。盧克索城內最著名的曆史遺跡是卡爾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卡爾納克神廟是當今世界殘存的最偉大的神廟群,占地26.4萬平方米,東西寬480米,南北長550米,始建於公元前1564年-前1526年,直到公元前170年才基本建成。神廟完全由巨大的石塊砌成。圖中是神廟庭院內拉莫西斯二世法老的石雕像,高8米,他的兩腿間鐫刻著真人般大的王後雕像。

卡爾納克神廟前有4排82個獅身羊頭像。廟門高3 2米,長113米,厚15米,稱之為“比龍”。

卡爾納克神廟內有6000平方米的柱廳,矗立著縱橫排列整齊的134根巨大石柱,其中中央兩排12根柱子最為粗大,每根高達22.4米,直徑為3.37米,圓周約10米。密林似的石柱蔚為壯觀。

從盧克索沿尼羅河向南,在前往阿斯旺市的途中有一座巨大的神廟-伊德富神廟,被稱為埃及最受崇拜的一座神廟,是托勒密六肚統治時期建造的(約公元前300年)。這是神廟的大門和庭院內的柱廊。

這是盧克索尼羅河西岸的哈特謝普蘇特女神廟,約建於公元前12世紀左右。神廟利用地勢,依山而立,共分三層,好似-座大殿。廟內有描寫女王誕生的壁畫。

盧克索尼羅河西岸幹旱荒涼的山地被稱為國王山穀和王後山穀,這裏是法老及王後的墓地。國王山穀內迄今已發現的國王和王室成員的陵墓共64座,全部開鑿於山體內,呈隧道狀,目前已開放的有13座。王後山穀已發現的陵墓現有70餘座。國王山穀的一座國王陵墓,在險峻的山崖夾縫中開鑿的深深的隧道裏,需要攀梯而上,才能進入隧道。

埃及博物館。建於1897-1902年,珍藏著法老時期的各種文物約30萬件,但目前因場地缺少僅展出6萬餘件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