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從零開始的勇氣(1 / 2)

生活中很多人都懷有夢想,夢想有一天能夠成功。可是,隻有經過了反複的失敗和思考,才會最終獲得成功。曆史上但凡有所成就之人,都非常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1914年12月,愛迪生的實驗室燃起大火。那個晚上,愛迪生一生的心血和成果就在熊熊大火中化為了灰燼。大火燒得最凶猛的時候,愛迪生24歲的兒子查裏斯在濃煙和廢墟中發瘋似地尋找著父親。最後,他見愛迪生平靜地看著火勢,他的臉在火光搖曳中閃亮,他的白發在寒風中飄動著。

那時候,愛迪生已不再年輕,他已經67歲了。在這樣的年紀遇到這樣的打擊,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所以,人們以為愛迪生會被這場災難擊垮。但是大火後的第二天早上,愛迪生看著一片廢墟說:“災難自有它的價值。瞧,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被大火燒得一幹二淨。感謝上帝,這下我們又可以一切從零開始了。”

大火並沒有燒掉愛迪生的發明熱情,火災剛過去三個星期,愛迪生就開始著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聲機。然而這隻是愛迪生發明創造的新的開始。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中,一項又一項發明在他手中誕生,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麵的發明和貢獻以外,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

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一個麵對困難仍然滿懷信念、充滿勇氣的人,一定能夠重新開始,就如同愛迪生一樣,能夠在一場大火之後,很快就讓世界上第一部留聲機問世。同樣麵對挫折,你是否也能夠微笑應對呢?可以說愛迪生懂得堅持,也不得不說他有足夠的勇氣和聰明。但在諸多要素中,我們不能忽略最為重要的一項,那就是失敗帶給愛迪生的觸動並使其奮發。正是失敗,讓愛迪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正是失敗,給了愛迪生想證明自己的動力;也正是失敗,讓愛迪生有了獲得成功的渴望,所以最終愛迪生真的獲得了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成功並不是失敗的簡單累積,而是對失敗的一種總結與超越。假如認識不到這一點,就會走進“失敗越多離成功越近”誤區。所以,青少年要對失敗有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弄清楚失敗的原因何在,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還是一開始整個方向就出現了問題?經過仔細、反複的思量,從中汲取有益的東西,應用到今後的工作和學習當中,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取得最後的成功。

提升情商箴言

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與“一切從零開始”的心態是相同的。對此,美國考皮爾公司前總裁比倫說:“失敗也是一種機會,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過失敗的記載,你就未曾勇於嚐試各種應該把握的機會。”

生活中很多人都懷有夢想,夢想有一天能夠成功。可是,隻有經過了反複的失敗和思考,才會最終獲得成功。曆史上但凡有所成就之人,都非常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