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刮痧排毒很有效(1 / 2)

(二)操作方法

1.持板方法: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邊橫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個手指呈彎曲狀,分別放在刮板兩側。

2.刮拭方法:包括麵刮法、點按法、角刮法、厲刮法、拍打法、按揉法、疏理經氣法。

3.操作規程

(1)刮痧環境以清靜、光明、空氣流通和冷暖適宜的室內環境為佳。夏日要注意降溫,有一定的降溫條件;冬日防止室溫太低,要有相應的保暖措施。

(2)刮痧的操作步驟:在施術部位塗上潤滑劑,根據施術部位及病症的不同,選用相應的刮拭方法。刮拭順序多由上而下、由前而後、由近及遠,即先刮拭臉部、胸腹部,再刮拭頭部、肩部、背腰部;先刮拭上肢,再刮拭下肢;先刮拭病灶(疼痛部位)的腧穴,再刮拭遠端經絡腧穴。一般隻能順著一個方向反複刮拭,一個部位需連續刮拭20~30下,直至皮膚出現紅紫色斑點,或密集的紅紫色突起,即為痧痕,再換另一個部位刮拭。刮痧結束後,令患者喝一杯薑糖湯或熱開水,促進其機體新陳代謝,有利於疾病的恢複。

(3)注意事項①不適宜刮痧的情況有:局部有癤腫、癰瘡、瘢痕、潰爛、傳染性皮膚病等疾病;新發生的骨折部位,靜脈曲張,皮下不明原因的包塊及未合的小兒囟門等處;妊娠婦女的腹部;婦女經期下腹部;大血管顯現處;急性傳染病、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者及肝硬化腹水者的腹部、全身重度水腫等危重病症;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醉酒、過飽、過饑、過渴、過度疲勞者。

②對於初次接受刮痧治療的患者,應做必要的解釋工作,消除其恐懼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出現暈刮現象。

③不要運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塑料品、瓷器等)。刮痧之前,為了避免劃破肌膚,還要在肌膚外表塗一層潤滑劑,如刮痧油、香油等。刮痧工具要嚴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須仔細檢查刮痧工具,以免刮傷皮膚。

④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鍾。

⑤頭部、臉部可不用抹油,保健刮可著衣刮拭,治刮可出痧。

⑥每次隻醫治一種病症。根據病況,依據患者的真假、寒熱、表裏、陰陽選用刮治穴位。辨證施治,每次醫治時刮拭時間不宜過長,審病求因,判斷刮拭的部位。把握每次刮痧隻醫治一種病症的準則。

⑦刮拭時,被刮拭部位的皮膚要保持潤滑。要一邊刮拭一邊蘸取適量的介質,切忌幹刮。凡肌肉豐滿處,如背部、臀部、胸腹部等,宜用刮痧板的橫麵刮拭。對一些關節處、手腳指趾部、頭麵部等肌肉較少,凹凸較多處,宜用刮痧板的棱角刮拭。

⑧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勻,手法由輕到重,以患者耐受為度,達到出痧為止。嬰幼兒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尤其要輕。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出痧多少受多方麵因素影響:一般情況下,血瘀證、實證、熱證出痧多;虛證、寒證出痧少;服藥過多者,特別是服用激素類藥物不易出痧;肥胖者與肌肉豐滿的人不易出痧,陰經較之陽經不易出痧;室溫低時不易出痧。

(二)操作方法

1.持板方法: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邊橫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個手指呈彎曲狀,分別放在刮板兩側。

2.刮拭方法:包括麵刮法、點按法、角刮法、厲刮法、拍打法、按揉法、疏理經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