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珩默不作聲,人人尊崇軒轅王,卻不知道當軒轅王的兒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夕陽慢慢落了,天色轉黑。
朝陽慢慢升起,天色轉亮。
玄鳥一隻又一隻來了,又去了。
已經一夜一日,應龍和珞迦仍然在血戰,夷澎和炎灷也僵持不下。
又一隻玄鳥飛來,少昊說:“你父王率領四路軍隊出發,和赤宸的大軍相遇。”
阿珩麵色發白,少昊蹙眉沉思,青陽呢?青陽去了哪裏?這麼重要的戰役,軒轅王怎麼會不用青陽?
他隨手一揮,麵前出現了一幅水靈凝聚的地圖,高聳的阪山,七泉相通的阪泉,險要的阪城,水流湍急的濟河……一個阪泉之野的地形非常形象立體地展現了出來。
少昊邊看邊低聲自語:“濟水隻有在這裏最狹窄,可以渡河,所以軒轅王派熟悉水性、行動迅速的妖族從此處進攻,進攻的策略很正確。神農王已經想到,所以派了謹慎小心的珞迦駐守此處,防守的策略也沒有錯。”
他指著阪山四周,“夷澎從這裏出發,炎灷的軍隊在這裏,精銳對抗精銳;軒轅王從這裏出發,赤宸的軍隊在這裏,用軒轅王的威攻擊赤宸的猛。”看上去軒轅王的計劃天衣無縫,正在全力奪取阪城,可是……到底哪裏不對?哪裏不對?
少昊一直皺眉沉思,水靈凝聚的地圖在月色下藍光熒熒,照得他神色陰晴不定。
阿珩說:“父王自小就教導我們要珍惜實力、謀定後動、一擊必中,我怎麼都沒有料到父王這麼快就會傾全國之兵進攻神農,逼得神農王也傾巢出動,兩軍決戰。”
少昊猛地站了起來,神色大變。
全力對全力!軒轅王不是這樣的性子!這就是不對的地方!
幾千年前,軒轅族隻是個小神族,軒轅王不得不珍惜每點兵力,因為他浪費不起!以弱小蠶食強大,回避正麵作戰,盡量不犧牲自己的力量,這才是他一貫的風格。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軒轅王怎麼可能突然改變呢?而且他還明知道高辛在旁窺伺,巴不得他們兩敗俱亡,所以不可能!
阿珩忙問:“怎麼了?”
少昊定了定心神,凝視著地圖說:“整個大荒都被軒轅王騙了,雖然古歌謠一直唱‘失阪城,失中原;得阪城,得中原’,但是軒轅王並非想要神農國的第一要塞阪城。”
“那我父王舉全國之兵想要什麼?”
少昊說:“他想要神農王的命!”
阿珩猛地跳了起來,神色驚駭。
少昊說:“戰爭拚的不僅僅是武力,更是國力,神農在赤宸和榆襄一剛一柔的治理下,國力強盛,人民富足,貧瘠的軒轅怎麼可能和富庶的神農對抗?這兩百多年來,你父王使用了無數的計策,想離間榆襄和赤宸,但赤宸狡猾如狐,從不上當,榆襄卻像個榆樹疙瘩,認定一個死理,別的都不理會。在強盛的神農麵前,軒轅王東擴的願望似乎已經不可實現,但隻要榆襄一死,情勢就會立變。赤宸行事太剛烈,剛則易折,這兩百多年來一直是榆襄的懷柔手段在化解著各方和赤宸的矛盾,那些諸侯國主再不滿,隻要榆襄在一日,他們也隻能寄希望於削弱赤宸的權力,並不敢反叛,但如果榆襄一死,這些人決不會敬服和他們出身利益皆不同的赤宸……”
阿珩默不作聲,人人尊崇軒轅王,卻不知道當軒轅王的兒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夕陽慢慢落了,天色轉黑。
朝陽慢慢升起,天色轉亮。
玄鳥一隻又一隻來了,又去了。
已經一夜一日,應龍和珞迦仍然在血戰,夷澎和炎灷也僵持不下。
又一隻玄鳥飛來,少昊說:“你父王率領四路軍隊出發,和赤宸的大軍相遇。”
阿珩麵色發白,少昊蹙眉沉思,青陽呢?青陽去了哪裏?這麼重要的戰役,軒轅王怎麼會不用青陽?
他隨手一揮,麵前出現了一幅水靈凝聚的地圖,高聳的阪山,七泉相通的阪泉,險要的阪城,水流湍急的濟河……一個阪泉之野的地形非常形象立體地展現了出來。
少昊邊看邊低聲自語:“濟水隻有在這裏最狹窄,可以渡河,所以軒轅王派熟悉水性、行動迅速的妖族從此處進攻,進攻的策略很正確。神農王已經想到,所以派了謹慎小心的珞迦駐守此處,防守的策略也沒有錯。”
他指著阪山四周,“夷澎從這裏出發,炎灷的軍隊在這裏,精銳對抗精銳;軒轅王從這裏出發,赤宸的軍隊在這裏,用軒轅王的威攻擊赤宸的猛。”看上去軒轅王的計劃天衣無縫,正在全力奪取阪城,可是……到底哪裏不對?哪裏不對?
少昊一直皺眉沉思,水靈凝聚的地圖在月色下藍光熒熒,照得他神色陰晴不定。
阿珩說:“父王自小就教導我們要珍惜實力、謀定後動、一擊必中,我怎麼都沒有料到父王這麼快就會傾全國之兵進攻神農,逼得神農王也傾巢出動,兩軍決戰。”
少昊猛地站了起來,神色大變。
全力對全力!軒轅王不是這樣的性子!這就是不對的地方!
幾千年前,軒轅族隻是個小神族,軒轅王不得不珍惜每點兵力,因為他浪費不起!以弱小蠶食強大,回避正麵作戰,盡量不犧牲自己的力量,這才是他一貫的風格。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軒轅王怎麼可能突然改變呢?而且他還明知道高辛在旁窺伺,巴不得他們兩敗俱亡,所以不可能!
阿珩忙問:“怎麼了?”
少昊定了定心神,凝視著地圖說:“整個大荒都被軒轅王騙了,雖然古歌謠一直唱‘失阪城,失中原;得阪城,得中原’,但是軒轅王並非想要神農國的第一要塞阪城。”
“那我父王舉全國之兵想要什麼?”
少昊說:“他想要神農王的命!”
阿珩猛地跳了起來,神色驚駭。
少昊說:“戰爭拚的不僅僅是武力,更是國力,神農在赤宸和榆襄一剛一柔的治理下,國力強盛,人民富足,貧瘠的軒轅怎麼可能和富庶的神農對抗?這兩百多年來,你父王使用了無數的計策,想離間榆襄和赤宸,但赤宸狡猾如狐,從不上當,榆襄卻像個榆樹疙瘩,認定一個死理,別的都不理會。在強盛的神農麵前,軒轅王東擴的願望似乎已經不可實現,但隻要榆襄一死,情勢就會立變。赤宸行事太剛烈,剛則易折,這兩百多年來一直是榆襄的懷柔手段在化解著各方和赤宸的矛盾,那些諸侯國主再不滿,隻要榆襄在一日,他們也隻能寄希望於削弱赤宸的權力,並不敢反叛,但如果榆襄一死,這些人決不會敬服和他們出身利益皆不同的赤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