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營與“商務視覺傳播”(1 / 1)

有調查表明,當今人們在獲取社會信息的方式上,60%~70%是以圖像的方式獲得的。撇開調查的權威性和科學性依據,現代社會,無論是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還是以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無不成為圖像傳達信息的主力軍。效率和現代化催生了圖像視覺信息的優勢地位。發達國家率先進入了信息時代,而發展中國家在推遲到20世紀的最後10年時也緊跟上了步伐。於是,依據獲取信息的具體載體,人們將傳統閱讀時代稱之為“讀文時代”,而將今天稱為“讀圖時代”。讀圖時代的特征體現在:讀圖時代的閱讀符號由文字中心轉變為圖像中心,而閱讀的媒介又由傳統紙質媒介轉換為由電子顯示的媒介(液晶、等離子屏幕等)。

從Web2.0時代到中國網民數接近6億,人們從看傳統的小說散文轉為電子網絡,看電影、電視劇、動畫、連環漫畫,人們看新聞報道更多地從照片和視頻來獲取信息,各類曆史學、經濟學、科學知識采用圖形來表達,財務和科學數據也用圖形直觀呈現,這類圖形逐步占主導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同時,現代的商務生產、經營及活動領域也深受其影響,不僅商務視覺表達範疇越來越廣,而且視覺表達水準也越來越高。

“商務視覺傳播”是近現代商業市場、營銷管理、科學技術、傳播媒介、設計藝術快速發展下的產物,是與現代政治製度、經濟環境、社會輿論等密切相關的。美國是最早率先重視“商務視覺傳播”的國家,主要表現形式就是“VI”的導入,即“Visual Identity”視覺識別,之後影響到了歐洲各國,再傳到日本等亞洲國家。日本在此基礎上,將“VI”體係進一步深入到“MI”(Mind Identity)、“BI”(Behavior Identity),即理念識別和行為識別,形成了完整的企業形象識別——CI,從而構建了世界範圍的視覺商務傳播體係。美國人之所以率先重視導入VI,其背景是因為全世界開始出現了由工業化時代向信息化時代轉變的信號,即在大型企業的商務經營活動中,逐步萌發出重視運用簡潔而明確、生動而容易記憶,並且富有商務內涵的符號來進行視覺傳達的動向。企業形象、產業品牌、商品包裝,已不是單純地用來滿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商品區分標記,而是作為市場營銷和管理的工具被市場所認可。

本書是建立在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商務傳播學”基礎上的商務視覺營銷領域研究歸納和普及推廣讀物。它主要圍繞現代商業與商務環境中所要進行的一項係統、龐大的視覺傳播與設計工程,也就是商務視覺信息的溝通工程展開分析、探究。內容主要涉及商務視覺及設計構成、商務印刷品傳播、商務專用符號、商務品牌廣告、商務餐飲配套、商務展示與會議、電子商務網站、商務人員製服、商務導視係統、商務專用航班、商務辦公用車等商務視覺信息的傳播與設計等商務視覺領域。